记者1月17日从民政部获悉,2023年民政部联合多部门开展了新一轮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共依法处置非法社会组织1100多家,关停非法...
本报讯 记者黄辉 通讯员陈宇 无人机不是想飞就能飞,如果破解无人机限制程序等并以此牟利,将带来什么后果?近日,江西省首例破解无...
□ 法治时评□ 马树娟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件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涉及非法占用农用地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国强 韩宇借用私募基金公司合法外衣,通过虚假备案,非法集资76亿余元,造成损失40亿余元,涉及集资参与人近4000人...
□ 本报记者 曹天健□ 本报通讯员 高蒙初冬时节,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草熟籽丰,万鸟翔集,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乐享其间。“以前,三角洲非法...
1.权利人举证证明被诉侵权人非法获取了完整的产品工艺流程、成套生产设备资料等技术秘密且已实际生产出相同产品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被诉侵权人使用了全部技术秘密,但被诉侵权人提供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1.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具有认罪认罚、主动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等情节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 2.人民法院判决生态环境侵权人采取增殖放流方式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应当遵循自然规律,遵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根据专业修复意见合理确定放流水域、物种、规格、种群结构、时间、方式等,并可以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监督执行。
1.跨行政区划的非法采砂刑事案件,可以由非法开采行为实施地、矿产品运输始发地、途经地、目的地等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人民法院管辖。 2.对于采售一体的非法采砂共同犯罪,应当按照有利于查明犯罪事实、便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原则,确定管辖法院。该共同犯罪中一人犯罪或一环节犯罪属于管辖法院审理的,则该采售一体非法采砂刑事案件均可由该法院审理。 3.非法采砂造成流域生态环境损害,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提起
近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森林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采矿案,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切断一条非法采矿产业链条。10月底,通道县森林公安局接到...
□ 本报记者 张晨近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长江水域突出违法犯罪有关情况,并发布“平安长江”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