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的搜索结果,共3859条

以真实体验开展营商环境“法治体检”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李光明“现在做企业压力太大了,好在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给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安徽兴林机械集团有限...

“接诉即办”交出幸福温暖“民生答卷”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胡浩洋 孙兴隆一条热线听民声,派单盯办抓落实,“关键少数”促攻坚……新疆...

老病残罪犯收押后如何开展教育改造?

□ 一线走访□ 本报记者 余东明□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面对老病残罪犯数量增加、教育改造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如何应对?上海南...

让警情背后纠纷真正得以化解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本报记者 刘志月□ 本报通讯员 夏冰淋 胡军为加装电梯,居民们各自报警,楼上楼下诉求不一。“去了也只能劝...

让智慧科技赋能法治未来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在这里,你能见识炫酷的“AI拆弹专家”;在这里,涉案证据远程就能展示在法庭上……11月23日,由法制日报社、...

永葆初心为国奉献为民服务

本报记者 廉颖婷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在各行各业,无数...

为家暴中的受害人织起安全网

  本报记者 张昊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4起反家暴典型案例,助力提高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

下班回家搞副业到底行不行?

  本报记者 赵丽  本报实习生 万鹏  前几天,一个午休时间,兼职做读书博主的张芳(化名)使用所在单位电脑,整理其社交媒体账号上...

教培项目花样繁多 谨慎选择避免纠纷

  本报记者 王莹  本报通讯员 叶培欣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许多学科类培训已逐渐退出教育培训市场,但“素能强化”“综...

实名制漏洞吞噬网暴治理成效

本报记者 万学忠□ 本报见习记者 余瀛波2023年1月23日,在因网暴而导致抑郁并抗争了半年多后,24岁的郑灵华离开了这个世界。她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