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6月16日发布了,并将于今年6月25日起施行。届时将正式启动人民法院办理海峡两岸送达文书司法互助案件的二级联络窗口,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授权各高级人民法院就办理海峡两岸送达文书司法互助案件直接与台湾地区业务主管部门联络,同时启用《人民法院办理海峡两岸司法互助案件文书样式(试行)》,大陆人民法院办理涉台司法互助案件将更加高效、更加规范。
自2009年6月25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生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并积极贯彻落实,切实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涉台司法互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转递和直接指导,大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办理协助台湾地区送达司法文书案件10200余件、调查取证案件180余件;大陆人民法院请求台湾地区送达司法文书案件200余件、调查取证案件若干件。大量涉台司法互助案件的有效办理,有力服务了两岸司法审判工作,切实维护了两岸当事人合法权益,也获得了两岸民众及各界人士的充分认可和普遍称赞。
为推动人民法院涉台司法互助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地开展,有效解决《协议》执行中面临的一些法律依据和实际操作问题,确保《协议》有关人民法院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司法互助工作的稳步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公布了涉台司法互助《规定》。《规定》全面规范和明确了人民法院办理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司法互助案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职责分工、具体办理程序、审查转送时限和相关保障措施等。这不仅使《协议》有关人民法院工作的内容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得到更加有效的转化,而且使《协议》的操作性大大增强,从而也对人民法院开展涉台司法互助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同时制定的24种《文书样式》,对办理涉台司法互助案件中常用和具有代表性的文书样式进行规范,对确保人民法院办理涉台司法互助案件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作用。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