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听取了主题报告《中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报告》和关于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亚洲国家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专题发言,并就“中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展开专题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法律援助是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让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帮助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行使辩护权,是国家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落实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与会人员指出,目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法律援助资金有限,法律援助质量还有待提高等。希望通过研讨会能够学习了解其他国家刑事法律援助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法律援助机构”,扩大了可获得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和法律援助适用阶段,完善了强制辩护制度等。与会人员建议,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实施法律援助工作,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机构的衔接机制、加大法律援助经费投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监督力度等。
记者还从研讨会上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即将发布新刑诉法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将始终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条主线,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和程序,要求保障法律援助律师的辩护权利,明确规定法律援助律师复制必要的案卷材料的,应当免收或者减收费用。此外,司法解释还将强化对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权益的保障,规定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