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警协作揭露团伙虚开骗税新动向_湾区律师网

税警协作揭露团伙虚开骗税新动向

2023-06-30 09:26:14  浏览:1149  来源: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岩红没有源头暴力虚开,也没有变票现象,这还是所谓的发票虚开团伙吗?答案是更隐蔽、更具危害性的新型发票虚开团伙...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岩红

没有源头暴力虚开,也没有变票现象,这还是所谓的发票虚开团伙吗?答案是更隐蔽、更具危害性的新型发票虚开团伙正在不断形成。近日,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在上海市税务局稽查局、国家税务总局驻上海特派办统一指挥下,联合公安经侦部门查获了一个利用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虚开发票并骗取留抵退税款的犯罪团伙。经查,该团伙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金额45亿元,团伙内YC公司涉嫌骗取留抵退税469万元。

风险排查现端倪三管齐下锁团伙

2022年4月,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的要求,上海稽查部门对本市范围内享受留抵退税的风险企业进行全面排摸。检查人员发现部分上下游企业存在异常,遂选取几户作为样本往下深挖,发现申报表、会计报表反映出的企业规模与其受票开票金额严重不符。有多年办案经验的检查人员敏锐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重大虚开风险,背后可能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性虚开。

检查人员从样本企业入手,通过大数据梳理关键信息,并结合关系云图,经过筛选,最终在1700余户中发现一个由85户疑点企业构成的虚开团伙,该团伙内企业具有相关人员高度重叠,注册地集中,大部分企业经营时间短,企业基本上都做到了进销平衡,每月无需缴纳税款或只缴纳少量税款,而且都享受了加计抵减政策等特征。结合上述情况,检查人员判断该团伙可能利用了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虚开发票。

检查人员采取外围调查深挖扩线,调查办公场地。在经过多地多轮次现场实地勘察后,发现企业开票受票金额与实际较小的经营规模严重不符,也进一步验证了85户疑点企业实为空壳企业的猜想。为避免打草惊蛇,税务稽查与公安经侦密切配合,对涉案企业、人员的300余个银行账户进行查询,同时对骗税窝点和犯罪嫌疑人进行精准定位。2022年7月5日凌晨,在税警双方联合指挥下,6个行动小组前往上海多个区域进行收网,现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

虽然收网行动最终获得成功,但其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在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住址,行动小组现场缴获了大量公章和几台电脑,但电脑中的数据已被全部清空。检查人员随即将“矛头”转向现场的犯罪嫌疑人。嫌疑人对涉税事项和数据线索闭口不谈,一句一个“不清楚”、“不了解”……

面对僵局,行动小组转变思路,刻意回避了涉税问题,转而开始聊企业经营状况。犯罪嫌疑人高某随口一句“疫情使我损失好多办公室租金”引起了检查人员的高度警觉,遂抓住“好多办公室”这个关键句,对高某进一步盘问,最终在其漏洞百出的说辞中,分析出了企业真正的办公场地。

事情似乎有了转机,在行动小组到达办公场地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留下一地“垃圾”。收网行动又一次陷入困境。尽管如此,行动小组没有气馁,最终在一张考勤表中,发现了数名员工的名单和联系方式,通过电话联系员工获取了真实办公地点,之后顺利缴获电脑5台、账簿资料9箱。至此,收网行动取得成功,捣毁虚开窝点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

违法手段恶劣闭环套取加计抵减

为助推邮政、电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等四类服务业行业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系列文件,允许上述服务业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然而,却有不法分子打起了歪主意,企图变“红利”为“暴利”,从中牟取不法利益。

以直接骗取留抵退税为主要目的。本案中,该团伙的2户核心企业归集巨额进项税额后,以往均采取对外虚开并收取“开票费”方式牟取非法利益。而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出台后,该团伙违法手段更加恶劣,转而直接骗取留抵退税,这与前期全国破获的各类团伙案件存在显著区别:其他团伙仍然以虚开发票牟利为主,而此次破获的团伙,已演变为直接染指退税资金的“黑手”。

以闭环套取加计抵减为主要手段。以往虚开犯罪团伙主要由源头暴力虚开企业、中间洗票和变票企业以及末端需求受票企业组成,不免暴露出变票、进销比异常等风险特征,而且往往需要中间人联系介绍“业务”,增加的外围因素越多,暴露风险高。利用加计抵减政策虚开团伙内部闭环实施,层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再非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不与外部企业发生关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侵蚀国家税款的犯罪分子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22年11月,上海市崇明区检察院对高某等人提起公诉。2023年4月,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对部分涉案人员作出一审刑事判决,主犯之一高某在上缴一千余万元非法所得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