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幼童在池塘边玩耍时不幸溺亡,父母将其同伴和当地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项损失128万余元。近日,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判决了这样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驳回了原告的赔偿诉请。
2018年9月,安徽人张某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小张来到海宁务工,租住在许村镇某村。在张某夫妇出租屋大约250米处,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废弃池塘。池塘北面村道上有水泥板、砖块、杂物等阻挡,西面设有围栏,西面公路和池塘间夹杂一块杂地,东面和南面都是民房,封闭性较强。
2020年11月3日上午9时许,邻居家3岁的小黄与2岁的小张结伴来到该废弃池塘周边各自玩耍。过了一会,小黄发现小张不见了,一边喊着一边寻找,随后又来到张某住处,告诉张某小张不见了。张某两次出门在附近寻找均未找到。小黄回家后将此事告诉母亲,黄母带其一起寻找小张仍无果。当日下午1时许,张某妻子报警。一个多小时后,民警在废弃池塘西北角发现了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张。小张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张某夫妇一纸诉状将村委会、小黄及其监护人告上法庭,索赔各项损失共计128万余元。张某夫妇认为,小黄在小张落水后未及时呼救,同时村内池塘属于公共场所,村委会作为该池塘的管理人,对事发池塘疏于采取安全措施,无人监管,且未设置明显警示标志,致使小张溺水而亡。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被告小黄与死者小张结伴至案涉池塘周边玩耍,但没有证据显示小黄看见小张落水的过程。小黄发现小张不见后即呼叫“小弟弟”并寻找,寻找无果后告知张某夫妇“小弟弟”不见了,回到家后又与母亲再次寻找。无证据证明小黄实施了侵权行为,且其事发时还不满4周岁,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没有规定其具有积极救助的义务,故其监护人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涉池塘是天然的废弃池塘,并非属于公共场所,故被告村委会不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其次,案涉池塘封闭性较强,池塘中的水浑浊、肮脏,不适宜戏水、游泳,一般人不会轻易靠近,被告村委会虽不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但也已对案涉池塘采取了安全措施以作防护,故村委会对小张的死亡也不存在侵权行为和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张某夫妇失去幼子令人同情,但其作为小张的监护人,应对租住房屋附近的环境、潜在的危险等情况有一定的认识,然而本案中,张某夫妇未能尽到对幼子的教育、监护之责,任由小张在池塘边玩耍,对小张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终,法院认为本案中并无证据表明被告小黄、村委会对小张的死亡存在侵权行为及过错,两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庭审中,被告村委会出于人道主义补偿小张父母2万元,法院予以准许。
余建华 海薇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