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中全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整合长春市“三长制”、蛟河市“六六议事堂”等15个基层化解信访矛盾机制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省信访局牵头、群众工作志愿者参与、地方与高校通力协作、上下联动化解信访矛盾新模式。
坚持试点先行
吉林省信访局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多方面征求意见,协调院校进行可行性论证,省信访局接访大厅、省直机关各部门、群众团体率先启动试点工作。
2021年3月,吉林省确定长春市、双阳区及奢岭镇为三级试点单位。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铺开,打造化解矛盾纠纷集群,发挥志愿者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信访工作,协力化解信访事项。此后,依托各系统、行业、部门及其所属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吸纳具有专业性、技能性人员参加;依托省内高校,吸纳在读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依托乡镇(街道)、村屯(社区),组织动员基层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老干部,成为群众工作志愿者,人员辐射全省。
坚持积极引导
省信访局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等专业志愿者作用,深入基层群众尤其是信访人家中,上门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教育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2022年5月,省信访局结合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组织692名群众工作志愿者开展“六进三服务”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单位,服务信访群众、服务信访部门、服务信访工作),走进9个市(州)7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法律宣讲、心理辅导、现场咨询、难题会诊等各类服务76场次,受众达4000余人,受到群众好评。
8月24日至26日,省信访局组织开展全省首次群众工作志愿者业务骨干培训会,设来访接待、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等5个实用专题,培训骨干250人,重点帮助信访部门和行政机关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坚持公益属性
省信访局选派法律、心理咨询专长志愿者进入各级来访接待场所,义务提供政策咨询、法律解释、心理疏导服务,参与接访1.2万余人次,为来访群众提供服务8600余人次,引导群众通过其他法定渠道表达诉求2100余件,群众满意率90%以上。
省信访局每日固定3名志愿者,特殊时段、节点增至10人,参与接访1000余人次。组织志愿者巡回服务队进乡村、进企业、进信访部门,举办法律讲座69场。
在重点时期,省信访局面对面做上访人思想工作,努力打开上访人心结,及时化解违法上访行为。
坚持精准服务
志愿者团队主动和本级信访部门对接,根据本地信访积案,尤其是重点信访事项、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情况,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化解工作。
长春市通过“三长制”促使167名信访人息访息诉;四平市通过“矛盾调处帮帮团”协助化解信访事项167件;通化市通过群众工作志愿者积极做非法集资利益受损人员思想工作;蛟河市通过“六六议事堂”百姓说事平台,促信访人息访。
省信访局选派省级信访事项评审专家、专业志愿者,参与信访听证会,站在社会第三方角度依法公开评议信访疑难案件,监督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推动信访部门和行政机关及时受理、依法按政策处理信访问题。
今年以来,省信访局组织专家志愿者参与案情分析会36次,提出专家建议78条,研判会商疑难信访事项297件,推动化解207件;组织法律志愿者评议信访事项533件,推动化解79件,形成高质量听证会典型案例25个,疑难信访事项化解典型案例27个。
截至目前,全省群众工作志愿者团队有3.3万人,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化解功能,参与化解信访矛盾1.5万余件、重点信访事项800余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七部门印发意见助力农业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 本报记者 刘欣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