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树娟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4起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涉及定点医疗机构骗保、参保人套取药品、药贩子非法倒卖药品等多个环节。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司法机关全链条打击医保骗保犯罪的决心和力度,也向全社会传递出明确信号:任何侵蚀医保基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事关亿万群众的健康保障。一旦被侵蚀,损害的不仅是国家资金,更是患者的救命希望。近年来,医保骗保犯罪呈现高发态势。最高法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同比增长131.2%,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元。这组数据既反映出司法机关的打击力度在持续加大,也折射出相关犯罪活动的猖獗。
从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看,骗保犯罪已形成多元主体交织的局面。山西大同某民营医院通过虚增临床用药、虚报床位等方式,两年间虚报金额970余万元;江苏南京参保人员陶某云利用医保卡大量虚开药品并转卖,涉案金额22万余元;江西戴某寿专门收购倒卖骗保药品,涉案金额近400万元。这些案件表明,医保骗保犯罪主体既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也涵盖倒卖医保药品的下游行为人,必须实施全链条打击方能有效遏制。
法律是打击医保骗保犯罪的有力武器。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医保基金的构成诈骗罪;非法收购销售骗保药品的,则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惩处。典型案例中,前述涉案医院实际控制人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虚开药品转卖的参保人获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倒卖药品的药贩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2万元。这些判决充分彰显了司法机关对医保骗保犯罪予以全链条打击的坚定立场。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任重道远。面对日益隐蔽化、链条化的骗保行为,既要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也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测能力,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追责”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让医保基金真正用在治病救人的刀刃上。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农业农村部持续强化网络售种专项整治 上半年累计核查种子19万件
本报讯 记者刘欣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以来,按照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主要电商平台,扎实...e法耀陇原|庆阳:法治护航数字经济 黄土大塬崛起“中国算谷”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宋芳科 程健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期间,“e法助企”宣讲在庆阳如期举行,三位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