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钟镜东 通讯员 向佳佳)根据上级公安机关部署,结合夏季社会治安特点,深圳公安于今年6月22日起至9月底,在全市范围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近期,一个流窜于广东省内多地、四处行骗的专业诈骗团伙,被深圳光明警方连根拔起。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过去三个月中,该团伙就行骗逾200次,初步核实涉案金额超过12万元。金额看似不高,社会危害性却不小。
据了解,这是一个职业化的犯罪团伙,流窜于东莞、深圳、惠州等多个城市,以中老年人为主要行骗目标。由于单次诈骗涉案金额较小,且中老年人容易被诈骗话术哄骗,这一团伙连续多地作案,始终没有被举报。直到2022年6月,在接到一起报案后,光明警方精心布控,在东莞警方配合下,将该团伙25人全部抓获。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深圳光明警方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如果发现父母或身边其他老人遭遇过相关骗局,请尽快与警方联系,协助确认犯罪事实,返还被诈骗资金。
市场算命牵出诈骗团伙
2022年6月12日,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马田派出所接到一个报案电话,一位女士称在光明市场里被人骗了900块钱。该女士称,当时她在市场内看到一个手相摊很热闹,上前算命之后,在对方引导下掏钱请大师帮忙“消灾”,随后这名女士怀疑算命摊上有“托”,自己遭遇的是诈骗,于是决定报警。
接到报案电话后,民警敏锐察觉到该案可能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立刻将情况上报列为专案线索。随后在分局马田派出所的精心布控和东莞警方配合下,该团伙25人被全部抓获。
骗术不高危害不小
把嫌疑人全部抓获以后,这个团伙的“发展”历程逐渐明晰:几年前,该团伙头目于东莞某镇附近结识一名算命“相师”,随后向对方学习了一些粗浅的算命知识,入行之后,发现算命赚钱容易,就开始尝试着让在附近务工的老乡帮忙做托,到处摆摊看相。
钱越赚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从单纯的算命,开始逐渐向“消灾”演变,团伙成员也不断增加,从兼职做托,到成为职业行骗,最大的一单“生意”,他们从一个老人身上骗取了2000余元。
目前根据该团伙近三个月的支付账号流水,排查确认的涉案金额超过12万元,被骗的受害者数目达200余人,这些还仅仅是根据转账记录有据可查的。
防范养老诈骗,子女不能缺席
“不少被骗的老人,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办案民警李汉金说,有些老人并不认为算命的大师是骗子,反而认为电话中的警察才是骗子,直到民警穿着警服带着证件找上家门去当面解释,才恍然大悟。
“老人和子女之间交流的匮乏,给了骗子们可乘之机。”李汉金告诉记者,被骗的老人多来自外地,被子女接过来帮忙照顾孙辈。可能他们的子女工作也比较忙,所以他们亲子之间的交流上相对比较匮乏。“如果不是警察主动联系,父母对他们的担忧,以及这种担忧被别有用心的诈骗团伙利用的事实,或许永远不会被发现。”在与受害者沟通的过程中,许多老人的子女完全不知道父母被骗的事情,“其实,如果子女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和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父母产生这些焦虑和恐惧。”李汉金说。
近年来,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投资养老”“以房养老”“养老保险”等诈骗手段花样百出,给不少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深圳光明警方将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
1.养老基地慎投资,旅游考察有圈套
打着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的旗号,将老年人诱骗至所谓的基地、养老院参观游玩,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2.“高额回报”要小心,守住养老“钱袋子”
抛出投资零风险、高利息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虚假“养老项目”,收费款项多,资金流向不明,机构卷款跑路风险很高。
3.“神丹妙药”不可信,理性养老享健康
采用免费体检、赠送礼品、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的“养老产品”。
4.天上不会掉馅饼,抵押房产勿轻信
宣称“以房养老”,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将抵押房产的资金用于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
5.代办参保有猫腻,骗取钱财是目的
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证金”等。
6.“关怀陷阱”不落入,小心养老变“坑老”
在空巢老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等扶老方式,获取老年人信任,再以多种手段实施诈骗。
如何向“养老诈骗”说不
●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维持和坚定自己正确思想和理念
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开阔眼界,关心社会
平时多关注各种新闻媒体、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远离和排斥可疑人员
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们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要和 “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不要轻易付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以及找社区工作人员,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尤其是如果需要银行转账,一定要警惕,绝不一个人去办理此事,要与家人商量,到银行后要一定要征询银行工作人员意见,不要轻易汇款。
●不参加非组织活动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一般来讲,所谓年收益能“保证”超过10%的,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慎防上当受骗。
●去政府和社区定点和正规的部门办事
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
●不要随便接不熟悉的电话
对不熟悉的电话不要随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对不熟悉的电话提供的服务要谨慎;尤其是对电话对方以公检法名义提出以要处罚要扣款名义提出询问基本信息的要予以拒绝。如果老人受到不明电话骚扰,要及时告诉家人、邻里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忙处理,或者及时报警处理。
●微信、支付宝、网银不要放太多钱
不熟练操作网上支付平台的老年人,建议不要在微信、支付宝内绑定银行卡,只存少量零钱,银行卡尽量不开通网上支付业务,避免受骗后造成大量损失。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广东省博罗县公安局举行升警旗仪式热烈庆祝2023年中国人民警察节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张志新 李琴)光荣的节日催人奋进,前进的号角振奋警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彰显新时...广东博罗公安在惠州市公安机关党建引领结对共建“擂台赛”决赛中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雷阿卉)1月16日下午,由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惠州市公安局党委联合举办的“结对共建,赛龙夺锦...喜讯!深圳市坪山区法学会获第三十六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优秀组织奖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近日,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组委会公布了《关于表彰第三十六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获奖论文作者和优秀...广州市“法商融合大讲堂”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广正发)5月15日,由广州市委政法委、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广州市司法局联合主办,天河区承办的“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