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日前出台7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以用地用海等资源要素更好地服务于稳增长,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记者8日在自然资源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为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及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自然资源部梳理了支持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用海的有效政策措施,结合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市场主体反映的要素保障意见建议,印发了《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通知包括7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从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约束、强化用地计划指标保障、简化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审批、明确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相关政策、落实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供应、优化用海用岛审批等方面支持经济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强调,要在守住法律底线和资源安全红线的前提下,更好保障建设项目落地涉及的要素需求,如在计划指标保障方面,继续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方面,重申国家重大项目可继续申请先行用地;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方面,明年3月底前允许国家重大项目以承诺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在土地供应方面,要求各地按照“供地即可开工”原则,积极推行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在用海用岛审批方面,简化无居民海岛的公益设施用岛审批等。
据悉,自然资源部连日来召开要素保障工作座谈会,听取各地关于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情况汇报,强调及时解决当前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推动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与此同时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守牢耕地红线,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严格管控围填海,更多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