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12日讯 记者鲍静 一段时期,有的养老机构收取大额预付费后携款“跑路”,有的“黑机构”诈骗、虐待老年人,有的甚至借投资墓地、殡葬服务实施诈骗,严重危害社会,群众反映强烈。为研究解决养老服务领域涉诈整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7月12日,全国专项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第四次部门会商会在民政部召开。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专项办主任陈一新,副秘书长、全国专项办副主任白少康、王洪祥,民政部部长唐登杰,副部长唐承沛等参加会商。
会议总结了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整治工作,研判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究了下一阶段工作措施。陈一新充分肯定民政部门整治养老领域涉诈问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他强调,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专项部署,整治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是民政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整治,坚决依法打击整治以“养老服务”为名诈骗老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决不让养老机构成为“诈骗基地”,决不让“黑机构”祸害老年人。唐登杰表示,全国民政系统要落实好会商部署安排,抓紧抓实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整治,对存量问题要尽快整治到位,对增量问题要全力遏制。会议提出五点会商意见:
——隐患排查要深入。对摸排涉诈风险隐患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数的省(区、市),要责成省级民政部门重新摸排起底,确保隐患问题不放过。对有的地方以养老机构自查代替部门摸排的,要督促当地民政部门深入现场明查暗访,再摸排一批问题隐患。
——隐患整治要清零。要压紧压实责任,对列为“红”“橙”两色风险隐患的机构,明确由省级民政厅(局)牵头整治到位,对列为“黄”色风险机构的,明确由市级民政部门负责整治到位。要实行挂账整治,对整治行动慢、效果不明显的地方,督促尽快整治到位。对养老机构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的,要一并整治到位。
——“黑机构”堡垒要攻克。对无证无照、拒不接受整治的养老“黑机构”,要尽快摸清底数。各地专项办要会同公安、民政、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立即对“黑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全国专项办要把“黑机构”整治列入第二轮包片督导重点,逐个过筛,确保整治不到位不放过。
——监管机制要完善。针对有的养老机构不主动登记备案、预付费监管不严等问题,要建立与市场监管部门衔接机制,加强登记备案信息联通共享;要尽快出台养老机构收取大额预付费管理办法,严防机构携款“跑路”;要加强对养老机构信用评级、星级评定管理,对失信养老机构,要会同市监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反诈宣传要加强。要以案说法,深入揭批不法分子打着“贴心服务”幌子诈骗钱财的“套路”,让老年人自觉远离“亲情服务”陷阱。要加强对经营者的普法宣传教育,督促“看好自己的门”,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养老场所诈骗老人。要协同宣传网信部门,加强对荧屏、报纸、网络养老服务宣传监管,掐断虚假宣传传播渠道。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融合推进政治建设司法改革理论研究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造谣传谣“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4人被依法查处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通报,工作发现,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云南明确导游被吊证处罚后不得再申证,严查恶意尾随、“包厢式”推销商品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剑指“不合理低价游”,“一对一”恶意尾随、“包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