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江西南昌市的张女士入住了新租的房屋,不到一个月就感到不适:“每天都头晕。天热时关窗开空调睡觉,第二天醒来呼吸不畅、干呕。”张女士怀疑自己住进了“甲醛房”。她购置了甲醛自测盒,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约0.2毫克/立方米,远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0.08毫克/立方米。
无独有偶,一名网友在人民网“人民投诉”留言,今年8月从一家房屋租赁公司整租了一套房屋,入住后嗓子不舒服、眼睛刺痛,检测后发现甲醛结果超出国家标准两倍。
什么是“甲醛房”?一些房东或中介公司为吸引租客,将旧屋翻新后出租。为节省成本,使用低价装修材料或廉价家具。一些劣质装饰材料含有并释放大量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如直接居住,可能对居住者健康造成威胁。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指出,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应当包括“房屋和室内设施的安全性能”,但目前租房制式合同通常为“甲方应保证出租房屋的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对房屋甲醛问题没有明确约束,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以张女士为例,她多次与出租方协商,对方却置之不理,甚至表示“别人住都没事,为什么就你有问题”。无法解除租房合同,最终张女士只能放弃数千元的租金、押金,自行毁约提前搬走。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是通过线上平台租赁的房屋,维权还面临监管部门属地管理问题。记者致电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线员告知:“房屋管理局可管辖线下的房产中介机构,但无权管辖线上平台。如果是通过手机软件联系的租赁服务,则需要联络软件注册地的有关部门。”接线员还表示,职能部门只能管辖中介或平台,如果仅为房东个体与租户之间的纠纷,建议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日前,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发布一起房屋甲醛超标典型案例。高校毕业生小唐入住出租房后经常流鼻血,为此小唐先花费174元网购了甲醛检测服务,又花费334元委托环境监测公司对承租房屋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两个结果均明显超出国家标准的规定限值。小唐与房屋租赁公司协商未果后诉至法院。法院审理认为,住房租赁公司作为出租方,负有保障出租房屋安全且适宜居住的义务。最终法院判决住房租赁公司返还小唐房屋租金、服务费及房屋甲醛检测费。
此案对于遭遇甲醛房的消费者无疑是正向鼓励,但司法途径维权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耗时费力。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石佳友提醒消费者在签订租赁合同前,可以针对房屋甲醛问题,明确要求租赁房屋需要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提前约定好房屋出现问题时的责任划分以避免后续纠纷。如果发现已租住房屋有甲醛超标的迹象,租客可先联系出租方协商解决。“最好由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检测,如果租客自行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应留存好检测过程的录像、购买服务发票等证据。”石佳友说。
山东临沂市读者张立美则提出应完善出租房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以立法形式明确出租房装修的环保标准。其次,严格规范出租房市场监管。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当加大对出租房的巡查力度,不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抽检,对环保不达标、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出租房房源实行公开曝光、暂停上市出租并强制整改。此外,明确租赁方有权要求房东或中介提供出租房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充分保障租客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石佳友还强调,监管部门不仅需要对掌握成百上千套房源的中介机构加强监管,针对出租房屋的自然人房东也应有所关注。应对明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依然故意出租的房东,进行相应处罚,以切实保障租客的权益。(孙立极 侯名瑄)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生实施电诈(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租借学生微信号、盗取儿童电话卡、以“兼职”名义诱导拨打诈骗电话 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生实施电诈(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近期,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17岁女主播被要求陪“榜一大哥”聊到凌晨 记者调查MCN机构与未成年人签约乱象
漫画/李晓军 今年7月,一则14岁少女与MCN机构(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解约被索赔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不堪忍受工作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