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福建宁德三都镇的渔民陈某一家靠养殖大黄鱼为生。2021年9月,为扩大大黄鱼养殖规模,引进优质鱼苗,陈某向农商银行申请了普惠金融贷款15万元,借款期限自2021年9月起至2024年9月止。
2024年夏季,因遭遇强台风,陈某的大黄鱼养殖网箱严重损毁,大量大黄鱼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陈某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足额偿还借款本息。
截至2025年6月,陈某结欠农商银行借款本金15万元及利息、罚息、复利1.6万多元,农商银行于是向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起诉。
为切实帮助陈某缓解因台风灾害导致的偿债压力,蕉城法院将该案委托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开展先行调解。
该中心调解员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对案件材料进行了仔细梳理,随后积极与陈某和农商银行取得联系。
调解员陈华告诉记者,经过多次沟通,农商银行考虑到陈某的受灾情况和其产业的发展潜力,同意为陈某延长还款期限5年,给予其更多时间恢复生产、筹措资金,同时减免部分罚息以减轻其还款压力。“陈某也表示会积极努力恢复养殖生产,确保在约定时间内足额还款。”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协议。
这是一起因自然灾害导致普惠金融贷款逾期引发的纠纷。记者日前在福建宁德采访了解到,蕉城法院秉持助力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积极发挥多元解纷机制的作用,成功化解了纠纷。
宁德是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之一,所在区域普惠金融业务将信贷资金向有创业潜质的贫困户和能吸纳贫困户就业的家庭农场、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等主体倾斜,旨在提高贫困地区和当地群众的发展内生动力和创业致富能力,以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然而,普惠金融多为无抵押信贷,贫困户和小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近年来,受金融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普惠金融纠纷持续增长、区域信贷和金融风险突出,银行收贷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小银行、村镇银行等基础较为薄弱,区域性风险隐患显现。
为破解上述难题,2020年5月,蕉城法院率先成立全国首个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金融枫桥”样本。
记者了解到,推行该机制以来,蕉城法院化解普惠金融纠纷成功率69.53%,金融领域联调化讼成效明显,为助力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宁德中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王锦熙在受访时表示,普惠金融解纷“蕉城模式”的本质就是法院和金融机构集中双方力量、整合双方资源来提前化解当事人在普惠金融遇到的矛盾纠纷。它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推动各方力量融合、资源整合、工作配合,汇聚形成深化改革的强大动能,才能更好发挥系统优势。
2024年以来,宁德两级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在服务产业发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交易秩序、促进诚信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职能,着力打造公开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真正让法治成为宁德营商环境建设的最好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推行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以来,宁德两级法院共化解普惠金融纠纷15612件,调解成功率为73%,为金融机构收回贷款11.7亿元,金融领域联调化讼成效明显。”王锦熙介绍。
[ 责编:刁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破除“障眼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①】遭遇“只试用不转正”怎么办?
【破除“障眼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①】遭遇“只试用不转正”怎么办? 法官提示,劳动者可依法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