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在配送中受伤,保险公司以其已享受职业伤害保障为由拒赔意外伤害险,判决认定——
职业伤害保障和商业意外险可“双赔”!
本报讯 (记者叶小钟 通讯员杨晓怡 何忠)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既有职业伤害保障,也投保了商业意外险,在此前提下受到职业伤害时,有权获得双重保障。这是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一例案例的判决结果。
伍某是某外卖平台骑手,外卖平台站点为伍某在某保险公司处投保众包骑手意外险,由伍某在每日接单时交纳2.5元保险费。案涉保险单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包括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金额60万元;意外医疗保险责任,保险金额5万元等。此外,保险单中还约定:若被保险人符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中约定的职业伤害情形,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期间内,伍某在外卖配送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受伤,被鉴定为八级伤残。
事故发生后,社保部门对伍某核定了职业伤害保障伤残待遇并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4万元。后伍某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意外伤残保险金、意外医疗保险金等18万余元。保险公司以伍某符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中约定的职业伤害情形,且其已从社保部门获得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待遇,符合保单约定的免赔条件为由拒赔。
伍某遂将该保险公司诉至法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该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向伍某赔付保险金等合计18万余元。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本案中,伍某从社保部门获得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并不能成为保险公司免除自身保险责任的理由。
首先,双方约定“伍某遭受意外事故,符合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情形时免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保险公司应当就前述保险免责条款向伍某进行提示和明确说明,但保险公司并未充分举证证明其履行了相应的义务,相应的免责条款对伍某不发生法律效力。
其次,案涉免责条款将已从人社部门获得职业伤害保障作为免除自身赔付责任的情形,不当排除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有违公平原则,亦不符合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设计初衷。国家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目的在于拓宽对该部分劳动者的保障范围,让他们在遭受职业伤害时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减轻从业者经济压力,提升其抵御职业伤害风险的能力。
法官提醒,职业伤害保障与商业保险并不冲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到职业伤害,既有权申请职业伤害保障待遇,亦有权根据投保的商业险主张意外伤害保险赔付。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荨麻疹才讲一半,主播喊买“5号产品” 记者调查医生“科普”外衣下的带货生意
漫画/李晓军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本报实习生 张鸿儒 “荨麻疹吃什么药?”直播间内,一名认证为“皮肤病性...多部门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 精准介入压实“甩手”家长监护责任
本报记者 董凡超 2022年11月10日,17岁的小强(化名)在学校计算机教室内盗走他人价值5800余元的手机一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假医生污染网络医疗信息环境 专家呼吁:未通过认证账号不得发布任何医疗视频
本报记者 文丽娟 本报实习生 高紫琦 一件网购的白大褂,一个伪造的胸牌,一段精心编排的话术——网络直播间里,假医生们以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