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_湾区律师网

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

2024-11-05 09:14:59  浏览:887  来源:光明网
  绕过手机“垃圾短信”拦截系统  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  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商业推广特服号码的管理 ...

  绕过手机“垃圾短信”拦截系统

  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

  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商业推广特服号码的管理

  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唐姝)“没想到,‘双11’的营销短信这么厉害了,竟伪装成验证码,绕过了手机上的‘垃圾短信’拦截系统。”今天,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杨女士告诉记者,某电商平台“双11”预售启动当天,她接连收到了3条带有验证码的短信,仔细一看才发现,实际是该平台的“双11”营销广告,但其中却插入了验证码及“验证码拒收请回复R”等字样。

  “当我把那3个号码‘拉黑’后,对方又换不同的号码发来内容相似的短信,一天共收到了10多条。”由于不确定短信来源,担心是诈骗,杨女士不敢点链接,也不敢回复“R”拒收。

  记者采访发现,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有消费者表示:“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收到了7条相同内容的短信,且来自不同的号码,而且里面都带有验证码。”还有消费者担心:“一旦不法分子将诈骗短信以验证码形式发送,会让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难以分辨。”

  杨女士将收到的短信转发给记者后,记者复制该短信内容,打开某电商平台APP,发现是其“双11”主会场的界面。记者联系到该电商平台官方客服人员,对方表示:“这不是验证码,而是链接码,复制以后再打开APP就可以打开链接。”那为什么要用验证码的方式来推送?该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如不想接收短信,可以通过短信中的提醒进行退订,或是联系客服协助处理退订。

  对此,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对记者表示,当前消费者使用手机短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接收验证码,如果短信里有明确的验证码字样,运营商或第三方拦截系统拦截时可能就会放行,以免用户错过重要信息。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

  “然而,由于违法成本低,不少商家抱着侥幸心理,变着法子来逃避管控,无疑侵犯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陈音江说。

  付亮指出,要避免营销短信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单靠运营商和第三方软件动态判别该不该拦截,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用于商业推广的特服号码(如106开头的号码)的管理,包括使用是否超出许可范围、是否经过用户同意等。

  “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治理。”陈音江认为,一方面,商家应通过诚信守法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一旦监测到或者有消费者举报,应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

  来源:《工人日报》(2024年11月01日 04版)

[ 责编:刁慈 ]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