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省份开展养老服务立法 代表建议加快国家层面立法
建设一支高水平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记者 蒲晓磊
1992年出生的张敏,毕业后即进入江苏省老年公寓从事护理工作。工作10年来,张敏曾对职业发展感到过迷茫,但对养老护理工作的热爱让她坚守至今。
如今,随着《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以下简称《资格条件》)出台,张敏的职业发展方向变得明晰,“这是对我们职业的认可,在这个有温度的行业里工作,感觉更有动力了”。
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看来,一支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对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必要在国家层面立法作出回应。
今年9月公布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养老服务法列入第二类项目(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结合目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建议在制定养老服务法时,以专章形式作出规定。在规范行为的同时,明确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培养培训、提升专业素质、提高薪酬待遇等举措,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方燕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
今年是张敏在江苏省老年公寓从事护理工作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张敏与3名伙伴一起挑起了照护38位老年人的担子。
从早上6点半开始,查房、送餐、测量体温血压、发放报纸……张敏的早班工作,忙碌而又井井有条。除了这些日常服务,她和同事还要定期探望健康风险较高的老年人。
为了帮助张敏这样的养老服务人员进一步提升技能,建设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江苏省今年7月印发了《资格条件》,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
在文件出台前,江苏省民政厅进行了相关调研。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介绍说,养老服务业日趋专业化、系统化,现有的职业技能等级已无法全面准确评价养老护理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打通养老护理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更好地促进养老服务和相关领域专业人才互通?如何满足相关专业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需求,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的矛盾?”林莉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这些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资格条件》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养老护理职称体系的序列归属问题,最终确定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纳入卫生系列。另外,对于适用对象、评审条件设定、学历起点、专业能力要求等核心问题,《资格条件》也都作出回应。
推动《资格条件》落地的相关措施,也在积极推进。近期,江苏省民政厅、人社厅组织开展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技师等级的考评认定,并启动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的首次评审工作。
在国家层面,针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也在持续完善。在10月20日举行的民政部2023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武增锋介绍说,民政部将推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推动养老护理员等一线服务人员平均薪酬待遇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打造多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养老服务行为,增进老年人福祉,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颐养,多地针对养老服务进行专门立法。
据《法治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养老服务出台了法规。其中,广东、山东、江西、贵州、陕西、海南、甘肃、上海、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福建、内蒙古、广西等省区市出台了养老服务条例,天津、宁夏制定了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河北、北京、山西对居家养老进行了立法,浙江出台了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
记者注意到,有多个省份在立法时以专章的形式对“养老服务人员”作出规定。
一些地方在对养老服务人员行为作出规范的同时,明确建立激励机制等要求。《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在“养老服务人员”专章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引进、培养、岗位(职务)晋升、激励评价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一些地方明确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扶持政策。《河北省养老服务条例》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专章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扶持政策,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今年获评“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的泊头市福星园老年公寓,是河北省完善养老服务制度保障的受益者。这家民办养老机构近年来建设了护理院、康复院、职业培训学校等场所,拓展了1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承担了养老护理人员、养老服务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为了帮助我们了解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国家税务总局泊头市税务局为我们配备了‘一对一’的企业税收联络员,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涉税难题。”泊头市福星园老年公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单位在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相关制度的保障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
拓宽职业技能培训渠道
目前,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特别是护理人员短缺。
在方燕看来,各地针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专门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经验。需要尽快将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立法,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诸多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城摞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建议,进一步拓宽职业技能培训渠道。
“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支持大中专院校建设康养产业学院,引导大中专院校与养老服务机构共建行业学院,支持研究机构和高校设立老龄数据研究的智库,编撰养老服务专业教材。对养老服务人员进行持续性、针对性和示范性的职业培训。通过给予培训、交通、误工津贴等方式,鼓励养老服务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徐晓说。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建议,健全完善养老护理从业者入职补贴制度、岗位津贴制度,鼓励地方建立养老护理员工资指导制度。同时,建立优秀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表彰激励的长效机制,通过树典型、评先进,提升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在全社会营造和形成尊重养老护理职业的氛围。
[ 责编:余晓妍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迎战!排除隐患严防事故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农业农村部持续强化网络售种专项整治 上半年累计核查种子19万件
本报讯 记者刘欣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以来,按照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主要电商平台,扎实...“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执法局违法强拆广告牌被判赔 最高法:不得擅改已生效的行政许可
光明网讯 (记者 孙满桃)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5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多措并举增强涉企行政争议化解实效。 记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