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网友提出旅客航班信息遭泄露并被诈骗分子利用的情况,中国民用航空局近日回应表示,民航局正在编制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同时,对于第三方网络渠道代理公司的旅客信息泄露等问题,民航局将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开展有关严查打击工作。
网友称朋友疑似接到诈骗电话
近日有网友反映,最近他及朋友们在某App上搜索航班信息并预订了机票,随后有三人接到了诈骗电话,对方以航空公司客服的名义,以机械故障航班号取消为由,让他们提供支付宝账号给予补偿,且能报出乘客的姓名、电话、身份证、航班信息等。
该网友表示,一方面骗子打来的假报航班取消信息会干扰旅客行程,另一方面背后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问题,或导致乘客遭遇严重的财产损失。希望民航局能严查第三方网络渠道代理公司的旅客信息泄露和利用航班信息诈骗问题。
民航局:协调警方开展严打工作
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中国民航局近日回复称,民航局高度重视数据治理工作,认真贯彻《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先后出台“7+1”智慧民航数据治理系列规范(7部行业标准、1部信息通告),指导规范行业单位开展数据共享、数据服务、数据安全等工作。目前,为落实民航领域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有关要求,民航局正在编制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同时,对于第三方网络渠道代理公司的旅客信息泄露等问题,民航局将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开展有关严查打击工作。
多家航司提示乘客提高反诈意识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实际上,相关部门针对诈骗分子利用乘客信息实施诈骗的情况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2016年中国民航部门曾下发通知,要求各航空公司在官网显著位置公布预防短信诈骗的提示信息,在旅客通过公司官网、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手机App等渠道购买机票成功后,应及时以短信等形式推送预防诈骗的提示信息。
在多家航空公司官网上,均会提示乘客提高反诈意识。10月29日下午,北青报记者打开一家知名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后,首页会第一时间出现弹窗提示,提醒乘客在收到航班取消、变动、客票退改签等信息时,可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热线、官网及服务监督热线进行信息核实,航空公司将妥善解决乘客的诉求。“如服务监督热线未能第一时间接通,请耐心等候,保持电话畅通,我们会及时回拨您的电话立即解决您的诉求,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典型案例
因“机票退改签”骗局女子被骗走147万元
重庆渝中区公安分局近日发布通报称,当地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机票退改签”类电信诈骗案。
据介绍,36岁的邓女士是安徽人,在上海做乳制品销售生意,假期带着两个孩子到重庆渝中旅游,事发当晚6点50分她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说她订的次日航班飞机出现故障可能延误,会安排赔偿服务。
邓女士的确买过3张机票,当时也查询了航班信息,提示故障延误,所以放低了防备心。随后,她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对方,很快退款信息发来,果然收到了602元。
此时,“客服”称还有一笔补偿金要发放,邓女士信以为真,按对方提示开始操作申领流程,先下载了一款视听会议App,然后被拉进一个会议室,并按要求打开“屏幕共享”功能,以便对方远程指导操作。“我不懂这些软件,脑子是蒙的,对方说啥我就做啥。”邓女士在“指导”下,先后输入银行卡卡号、身份证、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整个过程持续约30分钟。当邓女士再次坐等赔偿金时,竟连续收到银行卡转款提示,她卡内147万元运营资金,先后分两笔已被全部转走。醒悟过来的邓女士再次仔细查看航班信息,发现此前收到的602元竟是骗子“帮她”退掉的两张机票钱,于是马上报警求助。
经过深入调查取证,警方先后将涉案团伙主要成员抓获归案。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组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实习生 苗洢宁
统筹/蒋朔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云南明确导游被吊证处罚后不得再申证,严查恶意尾随、“包厢式”推销商品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剑指“不合理低价游”,“一对一”恶意尾随、“包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