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4日讯 记者张晨 今年4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研究决定,结合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在院机关开展干部全员考核工作。如今3个月过去,工作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7月2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机关干部考核工作推进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考核工作开展以来,最高法各单位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按照院党组部署要求,把全员考核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来抓,结合部门实际、岗位职责设置考核内容和计分方式,认真组织考核试运行。通过考核,干警工作质效明显提升,作风面貌持续向好,考核作用初步显现。
张军指出,当前考核工作处于开局阶段,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有的部门从班子到干警对党组抓考核、促工作的部署还在观望、等待;有的部门觉得考核“得罪人”,存在不敢考、不想考的错误心态;有的部门考核精细化不够,没有进行岗位类别区分;有的考核指标延续传统的“数量为王”思路,质量、效果指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决定性作用;有的部门人员分差较小,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针对运行之初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张军对持续抓实抓好考核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坚持“从政治上看”。务实推进机关干部全员考核,绝不是阶段式、运动式、一阵风,必须抓实、抓常、抓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刻认识做好全员考核工作是落实党中央部署、适应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形势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是破解当前队伍建设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党的建设、纪律建设各方面制度要求融入考核工作中,通过考核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传导到各级法院、压实到每一名法院干警。牢固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考核就是监督的理念,把强化考核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质效的有力抓手,下大力气抓好落实。
坚持科学管理。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全员考核,实现考核指标设计初衷,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一抓到底的决心和敢抓善管的魄力、智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一定不能当贻误事业、坑害干部的‘老好人’”。兼顾考核的科学性和简便性,突出重点、抓住主业,指标设置粗细得当,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遵循规律、尊重人性,把一般化管理和管理个别化相结合,关注干部差异性、调动干部积极性。
坚持问题导向。没有尽善至美的考核制度,也不能把考核作为评价干部的唯一办法,应当引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重视考核但不过于分分计较,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指标规则。以分级分类为重点,突出法官作为考核的重点对象。以政治与业务融合为重点,注重突出“人”“案”结合,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作风建设等情况融入对“案”的考核指标,同时设置反映德、能、勤、绩、廉的共性指标。以发挥审判管理功能为重点,建立实时动态考核管理机制,促进把功夫下在平时,更好发挥考核激励引导作用。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