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各位同学你们好,最近收到了很多同学的来信,询问如何解决不合群、存在感低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喜欢’,如何化解学习困扰和焦虑……”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录制了“蓝朋友树洞信箱”开箱Vlog,集中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蓝朋友树洞信箱”是宣城市检察机关拓宽未成年人帮教维权途径的创新举措。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一个个刷着“检察蓝”的信箱挂进218所中小学,在充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同时,积极回应同学们的法治诉求,及时解决苗头隐患问题。
自去年7月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打响以来,一批有特色亮点的工作品牌在各地层出叠现。在这场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中,该省组建了由省委副书记程丽华担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由安徽省委政法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17家省直单位参加,着力构建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关口前移讲好三堂“教育课”
“这堂课让我特别感动,警察叔叔、网格员阿姨兢兢业业守护着我们的平安,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自觉增强防范意识、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4月22日,认真聆听完“平安有我·请您放心”主题思政课,歙县新安中学七年级学生江瑞艺有感而发。
这堂由歙县县委政法委主办的思政课形式特殊,全县十大政法先锋、十大调解能手、十大优秀网格员组成“先锋讲师团”,集体站上新安中学的讲台,讲自己的使命担当,谈自己的调解经历,说自己的网格故事。课间还穿插了由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和师生共同演出的小品《一“网”情深》、歌舞《祝你平安》等节目,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小高潮。
思想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在专项行动中,安徽省坚持将预防关口前移,紧抓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宣传教育以及案例警示教育“三堂课”,指导学校强化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教育,培育选树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黄山市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在推出“主题思政课”的同时,还组织市县两级政法委书记以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国安局、司法局领导等“五长”走进百所学校,开讲“新生普法第一课”,为数万名学生送去“开学大礼包”。截至6月,全省共制作相关宣传品1821万件,开展现场活动61464场次,通过网络直播、网上问卷等形式吸引1600余万人次参与互动。
安徽省还落实课堂教学主渠道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聘用法治副校长10933人,实现全省中小学全覆盖。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义,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截至5月底,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95个、中小学法治资源教室253个,近48万名学生参加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多管齐下织密四张“保护网”
“我就担心这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现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看到侄子晓飞的转变,铜陵市的肖女士打心底里感激所在的幸福社区。
肖女士说,晓飞从小与自己一起生活,但由于原生家庭问题,产生叛逆心理,不仅打架斗殴,还沉迷网络,不愿上学。自己不知如何是好,便找到了幸福社区“未成年人教育社会实践站”求助。在社区综治办、网格员及社区民警等近一年的帮扶教育下,晓飞逐渐敞开心扉,主动回到课堂学习,变得阳光自信了起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早发现、早解决,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多方发力。
安徽省坚持多管齐下,以“四位一体”抓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主线,在家庭保护方面,注重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树立优良家风,培育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在校园保护方面,加强心理健康、防范学生欺凌等教育,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专项督导,设立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进行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在社会保护方面,开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活动服务,组建12355青少年服务台,指导各地建成750个乡镇(街道)未保站和1507家社工站,制定落实入职查询规范性文件,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在网络保护方面,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
开展家风家教系列宣传活动8061场次,直接参与群众41万人次;推动入职查询次数超33万人次,解聘有前科劣迹人员94人;依法处置各类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违规网站991家、账号21109个,清理不良信息30513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四位一体”保护网的“布线”紧密相连,“针脚”越织越密,共同护卫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惩教结合不碰法律“高压线”
“爸爸不喜欢我,他好像更喜欢妹妹……”在天长市人民法院情感交流室里,成宇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失望,被少年法庭的法官和心理咨询师敏锐捕捉到。
成宇是一起盗窃案的未成年被告人。宣告缓刑后,该院启动了“判后回访+心理辅导”工作机制,在了解成宇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帮教方案,一方面向成宇的家人普及法律知识,督促履行好监护义务,另一方面引导成宇化解与父亲的心结,提高自控能力,还发放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帮助他“无痕”回归社会。
“治已病”与“治未病”,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来说缺一不可。安徽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精准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未成年人,依法宽缓到位;对于主观恶性大、犯罪性质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涉罪未成年人,依法惩戒到位。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开展未成年人诉讼监督、刑事执行监督等法律监督,认真落实提供法律援助、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等措施。去年以来,在生效判决的未成年罪犯中,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占48%,适用非监禁刑的占32.2%。
同时,安徽省加大未成年人特殊群体保护力度,健全完善跟踪帮教台账,分级分类落实帮教措施,防止未成年人从实施不良行为向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演变。在全省各地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之下,着力推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取得实效、见到长效。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齐抓共管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e法耀陇原|庆阳:法治护航数字经济 黄土大塬崛起“中国算谷”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宋芳科 程健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期间,“e法助企”宣讲在庆阳如期举行,三位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