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本报记者 马超
□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王泽宇
汾入山西酒绵香,煮饼牛肉沁州黄。从现下兴起的剧本杀到老字号特产,从假冒注册商标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知识产权问题正在成为山西优化营商环境关注的重点问题。
4月初,山西省委政法委制定《山西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专业化水平,以司法保护创新、鼓励创造。”
近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从公正司法、监督执法、打击犯罪等不同角度对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进行详细解读。
变企业“需求清单”为“履职清单”
老字号“诚意祥”闻喜煮饼,是大师任诚意老先生于18世纪初所创。1988年11月,国家商标局核准闻喜县双盛合记食品有限公司“诚意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煮饼”。2015年12月,该商标受让给山西诚意合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意合公司)。
2011年8月20日,闻喜县任诚意煮饼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任诚意公司)将“任诚意”文字注册为商标。
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叔侄关系,均为任诚意老先生的嫡系子孙及非遗传承人。但即便如此,诚意合公司依旧以任诚意公司使用“任诚意”文字商标侵害其“诚意祥”商标为由,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最终法院判决:本案双方当事人申请的注册商标不存在互相攀附的故意,均可合法使用。但案涉商标使用同一祖先的历史传承元素,只能得到商标法有限的保护,不能阻止相关企业正当使用。因此,驳回诚意合公司的诉讼请求。
据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翟瑞卿介绍,2022年,山西省法院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711件,同比增长22.51%。山西法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领域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在全省形成了1个高级法院+12个中级法院+12个基层法院的三级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格局,并出台《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实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水平。
为推动能动司法强化司法服务,山西三级法院与辖区内开发区、创新企业建立常态化调研对接机制,开展对“汾酒”“广誉远”“沁州黄”等特色知名品牌保护专题调研,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履职清单”,主动了解掌握企业需求期待,释法解困,清单式精准服务。
打击恶意诉讼斩断灰色产业链条
“喝酒必汾,汾酒必喝。”说到山西,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汾酒,大销量的背后,不可回避的话题就是假酒。
2018年至2022年,新绛县张某购买大量假冒汾酒,在其经营的副食经销部对外销售。2022年9月16日,新绛县公安局在张某副食经销部依法查获待销售假冒汾酒324箱,货值16万余元。2023年3月17日,新绛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张某提起公诉。与此同时,为依法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加大对侵权人的追责力度,新绛县检察院向新绛县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月12日,新绛县法院认定张某销售金额118362元,判处张某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金355086元,并在省级媒体上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4月14日,新绛县法院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
该案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审查发现,市场监管部门对县域行政村假冒侵权行为查处工作不足,县域执法专业能力薄弱,是导致张某销售假冒侵权产品得不到及时查处的主要原因,于是便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严格落实打击侵权假冒执法责任,建立系统检查、跟踪落实制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检查行动。
据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苑涛介绍,去年以来,山西省检察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组织机构,全省设立91个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建立了专门化办案组织,全面开展“一案四查”“一案四评估”工作,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办案团队全省覆盖率达90%。
2022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6件175人,提起公诉173件324人,同比上升15.3%。全省检察机关还聚焦保知识产权、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保营商环境等方面,坚决斩断灰色产业链,遏制恶意诉讼产业化,维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
2022年,山西省检察机关着重加强刑事立案监督,重点监督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线索应当移送而不移送、应当立案而不立案、长期“挂案”等违法情形,监督立案18件,监督撤案14件;加强侦查活动监督,纠正侦查违法行为40件次。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合法权益
剧本杀,是一种集知识属性、心理博弈属性、社交属性于一体的新型娱乐项目,在大学生等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
2021年1月,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以正版价格购买的剧本杀剧本是盗版产品。经民警调查发现,疑似盗版剧本来源于某网店。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鉴定中心鉴定,该疑似盗版剧本杀剧本和正版剧本存在复制关系。随后,侦查民警迅速固定违法犯罪证据,将涉案人员郝某抓获。
经查,短短一年时间,犯罪嫌疑人郝某通过网络平台购进各类剧本杀文字作品200余部,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组织人员非法制作、打印各类剧本杀文字作品两万余件,通过网店以明显低于市场正规价格对外销售,非法经营额200余万元。
据山西省公安厅一级警务专员马润生介绍,2022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共破获刑事案件8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0名,涉案金额11亿余元。9起案件被公安部列为“昆仑2022”专项行动挂牌督办案件,4起案件分别被公安部和国家相关部委列为联合挂牌督办案件。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合力监管让医保基金更安全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印发 二十四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
本报记者 刘欣 江河哺育生命、支撑发展、承载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江河保护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幅提升,...“驴友”探险被困,救援费要不要付下?专家:有偿救援制度配套必要的行政处罚
本报记者 赵丽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近日,两位“驴友”在北京怀柔爬野长城被困,救援人员深夜寻找助其脱困。此事发生后,不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