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2日讯 记者朱宁宁记者今天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获悉,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大会秘书处关于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今年大会期间,到3月7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截至3月10日12时,共收到代表建议8000多件。
“今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会前代表们认真开展初任学习活动,深入研读立法法修正草案,积极参加集中视察,为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打下了坚实基础。会议期间,代表们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聚焦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议案建议。”大会秘书处议案组副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局长傅文杰说。
据傅文杰介绍,271件议案,代表团提出19件,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252件。这些议案中,有关立法方面的268件,涉及制定法律的147件,修改法律的112件,解释法律的1件,编纂法典的5件,有关决定事项的3件;有关监督方面的3件。8000多件建议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提出的建议占建议总数的将近一半。代表单独提出建议占比80%以上。
傅文杰介绍了本次大会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特点: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通过专题调研、视察、座谈、走访等方式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代表议案建议装载着满满的民意。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形成的议案170件,占议案总数的62.7%;形成的建议约4800件,占建议总数的近60%。
二是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议案建议。代表所提议案涉及法律项目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69件,占法律案总数的26%。其中,20个法律项目为今年继续审议或初次提请审议的法律项目,占立法工作计划中法律项目总数的57%。代表建议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要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等。
三是各代表团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指导,代表们认真酝酿讨论,共同把好议案建议政治关、质量关。代表议案建议内容大都明确具体,建设性、针对性强。代表所提议案附有法律草案文本的162件,占法律案总数的61.1%,较去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会代表议案建议都是通过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提出、登记、办理、反馈,信息化平台协助代表履职效果明显。
据悉,大会闭幕后,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将在认真审议的基础上,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统一交办代表建议。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