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春 通讯员杨康
今年5月的一天,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打开司法救助“束光”应用系统界面,一条不断跳闪的红色预警信息引起检察官的注意。
检察官立即进入线索管理界面的“待救助库”,点击名为何某的涉案信息,经与残联、民政、街道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进行碰撞,残疾、低保贫困户、特殊群体等关于何某身份标签的关键词自动跳出。
经调查核实,何某系一起强制医疗案件的被害人,去年年底在家中被患有精神疾病的同村村民赵某无故捅伤,导致何某颈部开放性喉损伤、肋骨七处骨折。案发后赵某分文未赔,何某身受重伤却无钱医治,只能出院在家休养,生活陷入极度窘困。
因何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新昌县检察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并通过“束光”平台将何某救助信息推送给民政局、街道等部门,协同相关部门以发放困难救助金、医疗救助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救助。
“谢谢检察机关给我的帮助,让我能够及时得到后续治疗,身体也在逐渐康复。”近日,何某打来电话向检察官表达感谢。
司法救助作为一项救急救难、扶危济困的制度,实践中仍存在线索发现难、救助方式单一、救助质效不高等问题。
2021年5月,浙江被党中央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新昌县检察院积极谋划研发司法救助“束光”应用,科学统筹政法部门司法救助职能、打通部门数据共享壁垒,通过“束光”应用平台,搭建线索发现、司法救助、联合救助、社会治理等四大跨部门应用场景,实现线索从分散到集成、职能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享,推动司法救助从辅助性救助向促进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形成智慧型大司法救助模式,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最直接的司法支持。
据了解,平台已归集低保户、困难群众、残疾人等九个部门的共享数据4.6万余条。今年4月,司法救助“束光”应用在新昌县检察院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已锁定救助线索98条,开展司法救助17件,联合救助8件,发放各类救助款57万元,救助线索发现率较往年提高45%,办案效率提高50%以上。6月,该应用在浙江省绍兴市全面贯通推广。
新昌县检察院将继续加强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的实践探索,以平台运行过程中业务办理、数据传输、体验反馈、管理效果等模块反映的问题为导向,持续完善功能设置,推动应用迭代升级,让司法救助这一束光,温暖每一位被救助对象,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不掉队!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为跨境贸易提供涉外商事法律服务
下一篇:一些孩子沉迷卡片消费无度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