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区:以德润家让家事纠纷“家”中解_湾区律师网

重庆巴南区:以德润家让家事纠纷“家”中解

2023-01-28 10:45:14  浏览:1201  来源: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鲍静 战海峰“真是太谢谢了,如果没有您的调解,我这婚姻真就没有挽回的可能了。”近日,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办理了一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鲍静 战海峰

“真是太谢谢了,如果没有您的调解,我这婚姻真就没有挽回的可能了。”近日,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办理了一起离婚诉讼案件,夫妻两人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女方起诉离婚,男方不同意离婚。为缓解双方激动情绪,承办法官联系巴南区妇联和民政局,委托“巴姐睦家”婚姻家庭辅导项目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最终女方作出撤诉决定,男方专程找到“巴姐睦家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项目中心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近年来,巴南区为有效提升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从夫妻不和、父母不养、子女不教、邻里不睦等突出问题入手,推进以德润家、源头治理,让家事纠纷在“家”中解决,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平安。

婚姻辅导促夫妻和谐

试点工作初期,巴南区为有效预防夫妻间因缺乏尊重、信任和责任感等问题而引发矛盾纠纷甚至恶性案件,采取婚前教育和婚后辅导两种教育方式,推动平安家庭创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巴南区民政部门在新婚夫妇办理结婚登记时,引导夫妻两人签订“讲忠诚、少猜疑、不打人、少拌嘴”的“同心约定”,就杜绝婚礼陋习、赡养老人等作出承诺。

对于婚后辅导,巴南区人民法院、妇联、民政部门联合推出“巴姐睦家”婚姻辅导项目,对摸排发现的夫妻关系不和谐等情况,通过婚姻课堂、心理治疗,及时修复夫妻关系。同时,面对家庭暴力行为,巴南区委政法委组织构建“反家暴平台”,不断强化源头预防,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建立平等、友好、和睦的家庭关系。

孝德宣传促老有所依

试点工作中,巴南区为有效解决“啃老”“弃老”“虐老”等现象发生,将传统孝道文化和新时代孝德要求相结合,在全区发布“赡养、敬养、安养”《孝德三养》行为准则,制作编写孝善家训、山歌儿歌、动漫等作品,500余名群团干部、热心人士组建宣讲团,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强化孝德观,进一步促进家庭和睦,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孩子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

巴南区还在313个村(社区)设立“道德榜”,每月评榜议榜立榜,表彰尽孝好人好事,曝光不孝行为,每年评选孝善儿媳、敬老模范等身边榜样。利用巡回法庭、法官下乡,深入居民小区、村落院坝,现场调判赡养、遗产案件,释法说德,不断增强群众孝德意识。

指导服务补家教短板

试点工作中,巴南区推行“有家风家训匾、有幸福合影墙、有亲情留言牌、有家事分工表、有家庭议事册、有家庭读书角”等“六有家庭”建设,总结“长幼之循”“持家之循”等《家礼十循》,连续5年举办“家长节”,开办“家长学校”,开发家庭教育辅导课程,32名专家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家庭管教难度大等情况,巴南区妇女联合会、人民法院等10部门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实施细则》,实施“花儿与阳光”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养成教育行动计划,弥补家庭教育短板,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搭建平台促邻里和睦

试点工作中,巴南区以“和美邻里”为主题,开展邻里百家宴、德法民星秀等活动,搭建邻里沟通交流平台,面对面拉近距离、解决纠纷,改变相见不相识、冷漠不相让等状况。

发动村(居)民制定完善《文明养狗公约》《文明健身公约》,充分体现谦让、和善、宽容等理念,解决遛狗不拴绳、健身噪音扰民等违反社会公德的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