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记者从1月8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获悉,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涉黑恶犯罪1.4万人,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等犯罪23.7万人。
据了解,2022年,检察机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投入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切实把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融入日常检察工作抓实。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守“一个不放过、一个不凑数”,起诉涉黑恶犯罪1.4万人。积极推进网络依法治理,坚持全链条打击,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等犯罪23.7万人。
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入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统筹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2022年全年制度适用率超过85%,量刑建议采纳率98.3%;一审服判率97%,高出其他刑事案件29.5%,从源头减少了大量上诉、申诉案件。
在监督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积极推进诉源治理,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助力相关职能部门更好依法履职、加强源头治理。最高检向应急管理部发出第八号检察建议,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地方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7万件。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5万件,同比上升15%。检察机关坚持双赢多赢共赢,携手行政机关共同维护人民利益,梯次以磋商、诉前检察建议促进源头治理,99.8%的案件在诉前解决了公益损害问题,以最小司法投入获得最佳社会效果。对检察建议不能落实的,提起诉讼1.3万件,99.97%获裁判支持。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2022年相关法律修改、制定时,增加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质量安全、妇女权益保障等检察机关履职领域。
检察机关用心用情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去年有效化解1.7万余件。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新收群众信访77.7万余件,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超过97%。坚持“实质性化解”理念,全力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办理信访案件,集中化解4.3万件;持续深化检察公开听证,对重大争议或影响性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参与评议,“法结”“心结”一起解,共听证2.7万件,化解率82.2%。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涉刑事案件一审宣判
中新网银川5月30日电 (记者杨迪)5月30日上午,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涉刑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