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民警在辖区巡逻。 盐城亭湖警方供图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张腾飞 赵珊珊
在江苏省盐城市建军广场的环岛中央,有一座身背大刀骑在高扬前蹄战马上的新四军战士塑像,这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俗称“大铜马”),是这座浸润红色基因的英雄之城的显著地标。而在“大铜马”脚下,一支公安队伍传承发扬铁军精神,竭力打造伫立街头的“平安堡垒”。
2020年9月16日,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揭牌成立,与红色地标“大铜马”隔街相望。该警务站现有12名民警,35名辅警,平均年龄不到35岁,在全省首次实现打击犯罪、接警处警、服务群众、调解纠纷“四个街面化”要求,构建起以警务站为支点的巡防新格局。在今年5月25日召开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该警务工作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1、3、5快反
跑出街面处置加速度
“这个‘黑色警车’来得真快,刚挂电话就到了。”5月19日晚,盐城市民倪某因扫场所码与商场值守人员发生冲突,民警王连昊驾驶一辆黑色武装特警车立即到达现场,不到5分钟处理完警情。与“有警出警”的白色警车相比,警务工作站黑色武装特警车常驻街面,秒级响应,使得99%的警情案件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老城区流动人口多,治安要素较为复杂,我们工作站24小时街面见警,先期处置组可在3分钟内到达辖区内任何点位。”铜马警务工作站站长夏双说,该站按照“1、3、5”分钟快反要求,组织“定人、定装、定车、定位”巡逻,提高街面处置效率。
4月26日凌晨5时许,警务工作站接报警称,某小区门口有人携带管制刀具。接警后,该站触发集群响应机制,街面巡处小组、飞鹰摩托队、交警巡逻组3分钟内到达现场,将持刀人员围堵抓获,当场收缴管制刀具。
精准、迅速的处置得益于一体化布警勤务模式:坚持网格布局,14个综合网格,32个专属网格,将警力再前置1公里;坚持所队融合,协调专业警种、派出所等警力资源,潮汐布警,让合成作战再快一点;坚持街面作战,构建以警务站为枢纽的街面合成作战格局,提升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让更多问题解决在街面。
2022年以来,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共接警3100余起,街面警情自处率99.2%,出动巡逻警力3600余人次,刑事案例同比下降64.9%。
1+3+N联动
建立商圈多元警务新模式
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地处商业圈中心,辖区有6家大型商场,7000余家沿街商铺,四分之一以上警情涉及消费、劳动纠纷,日均近10万的人流量在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区域综合治理带来新的考验。
今年元旦,一名七旬老人因新购手机音量问题与某手机卖场发生消费纠纷,多次交涉无果选择报警。警务工作站民警和驻站消协工作人员一同赴现场,经耐心调解,卖场最终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悉数退款。
这是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建立全省首家12315、110消费维权协作机制,开展社会服务联合行动的实战成果。除联合司法、消协等部门调查处理消费类投诉、纠纷,该站还创新引入专业律师力量,实行重大矛盾纠纷“1+1”联调,实现“矛盾进站不外交”。该机制运行以来,工作站联合调解重大矛盾纠纷30余起。
“您好,我是铜马广场警务站民警。您的店铺被盗,请您核实财物损失。”5月5日,解放路一家手机店铺被盗,嫌疑人已锁定,受害人却还不知情。当日凌晨4时,“铜马卫士联盟”在巡逻时发现一手机店铺大门虚掩、门把锁掉落,立即通过“和对讲”向民警报告。接警后,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警力很快锁定嫌疑人踪迹将其抓获。
“铜马卫士联盟”是该警务工作站整合辖区保安、环卫工人、沿街摊点经营者等200余名群众组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自“铜马卫士联盟”平安志愿者队伍成立以来,已有200名群众主动提供各类线索400余条。
7×24小时
打造永不打烊服务“旗舰店”
“没想到,周末逛个街就把驾驶证更换了!”5月29日,正在逛街的刘女士被警务站24小时自助警务服务门牌吸引,在服务区“驾驶证自助制证机”前根据提示操作了一番,5分钟就办理好了。
“出入境自助拍照受理一体机”“自助签注一体机”“居住证申请终端”……警务站服务区内布置多台智能服务设备,群众可自助办理交管、户政、出入境等高频公安业务,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天缩短至半小时,让群众“只进一扇门、事项全办结”。
“我们全天候接受群众电话咨询和预约服务,让上班没时间,下班没渠道的群众,随时都能解决困难。”警务站副站长陈成说,警务站打造24小时警务自助服务“旗舰店”,让群众“不请假办事”、学生“不落课办证”。高考期间,前来办理身份证的学生络绎不绝,服务站开辟加急办证“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受理、优先审核等多项服务。
群众利益无小事。4月下旬,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连续接到电瓶车上衣物被盗警情,民警迅速开展案件侦破工作,于4月28日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戴某抓获,并追回部分被盗衣物。
5月11日上午,警务工作站举行“小案不小办 倾力护平安”赃物发还仪式,现场返还现金、衣物等一批涉案赃物。“为群众挽回损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面对群众赠送的锦旗,办案民警于兆鑫坦言,没想到平凡的工作也能收获满满成就感。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将以此次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为起点,始终筑牢忠诚之心、把稳信念之舵、夯实服务之基,贡献坚强有力的公安力量。”夏双说。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