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行政英模礼赞
□ 本报记者 韩宇
张献军,2007年参加司法行政工作,现任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司法局北三家司法所所长。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辽宁省“人民调解进万家、化解矛盾在基层”活动先进个人、“抚顺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你们司法所能帮我解决问题吗?如果今天不解决,我们两家就要动手了。”今年4月29日,张献军接听这名寻求帮助的村民电话后,火速带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安抚情绪、查看土地台账、实地丈量、耐心劝说,经过一番努力,这两家因为耕地占垄引发的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15年来,张献军坚守工作一线,被誉为钉在基层司法行政阵地的“螺丝钉”。
工作中,张献军结合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自创了一套“两早两多”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即“早发现、早处理、多用心、多跑腿”,并科学调动各村“评理说事点”的“触角和根须”作用,及时收集线索,迅速“扑灭火势”,化冲突为平安。15年间,张献军调处成功的矛盾纠纷达150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
今年6月6日,在北三家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张献军为辖区各村“评理说事点”负责人开展民法典知识培训。“张所长的讲解通俗易懂,我回去一定能给村民讲得明明白白。”一名“评理说事点”负责人高兴地说。
“普法宣传是一项专业性强、耗时长、见效慢的工作,必须要懂得精准把握和长期坚持的道理。”张献军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张献军先后解答群众各类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开展法律讲座300余场次,组织法治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此外,张献军还帮助25名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解除矫正,帮助33名安置帮教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多亏了当年张所长苦口婆心的劝导,我才有了今天的生活。”说这话的于某,因家庭琐事将妻子捅伤,被法院判处故意伤害罪缓刑执行。社区服刑期间,于某情绪波动较大,存在再次刑事犯罪的倾向。张献军了解情况后,与于某释法理、唠家常、解心结,终于使其放下与妻子的恩怨,最终回归社会。
在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张献军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分享给同事以及各村“评理说事点”负责人,促进司法所工作全面提升。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