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丁国锋 通讯员沈姝平
乔迁新居本是一件喜事,奈何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一名消费者却没法安心。就在新屋装修完不久,地板开裂、变形等一系列问题“找上门”,这名消费者只得全部拆除重新铺设。经过投诉、调查,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知名品牌木地板竟是冒牌货。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这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某知名地板品牌注册商标未经许可被非法使用,不仅品牌声誉受到影响,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侵害。今年1月,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孙云龙(化名)等5人分别被吴江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至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动起歪脑筋
“嵩羽(化名)地板”是国内木地板行业的领先品牌。两年前,嵩羽地板公司因业务调整下架了一批产品,其中几种型号恰是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热销款。这让许多经销商犯了难,拿不到货却又不想放弃到手的订单,于是有人铤而走险走上了售假之路。
嵩羽地板华东区域总经销商于广坤(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带着正品嵩羽地板和包装纸箱样板,找到做地板生意的个体户孙云龙,询问孙云龙是否能做仿冒嵩羽地板的假货。
“我们这种小品牌地板,没有研发技术,本来也都是靠着模仿大品牌的花纹和颜色来制作的,这些样式在市场上比较流行。”这笔找上门来的生意对孙云龙来说不是难事。
达成合意后,孙云龙进了一批半成品木板,这些木板外观和嵩羽牌木板几乎没有差别,只是没有印商标标识。
于是,他从网上买来喷码机、合格证、标签打印纸和打印机,安排工人在半成品木板上喷上嵩羽牌标识,并放上“合格证”,再仿照正品的包装纸箱进行包装。
正品的外包装还会贴有产品信息标签,于是孙云龙按经销商提供的标签图片,在电脑上编辑好尺寸,注明商品名、树种、规格、面积、甲醛释放量、生产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生产日期等详细信息,打印后贴在外包装上。
如此,一箱箱冒牌地板便“诞生”了。
知假售假
“嵩羽牌实木多层地板型号众多、款式各异,客户每次订购的地板纹路和颜色都不同,但基本上只要邮寄样板,孙云龙就能仿制。”吴江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肖凤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案情。
“这个生意比我们做自己品牌的地板赚得多,订单量很大。”孙云龙供述时称,自己进的半成品地板一般是每平方米120元左右,经过喷码、贴标等加工后再提高15至20元卖给经销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嵩羽公司再次下调了部分产品的产量,货源更加紧张,各地经销商面临的缺货难题也愈发严重,而这给孙云龙和于广坤带来了更多商机。
“疫情期间,我找总部订不到货,当时客户催得很急,所以联系了于广坤,请他帮忙调一些假地板。”在某装饰城经营嵩羽专卖店的庞磊称,于广坤调过来的货明显低于正常的进货价,自己卖了这么多年嵩羽地板,一看就知道是假货。
担任地区总经销商已有6年,于广坤与众多下级经销商熟识,掌握丰富的客户资源,因此类似的订单纷至沓来。从孙云龙处订购,再发给下级经销商,于广坤每平方米可以再提价10元。
对于下级经销商而言,假地板价格低,比正品地板的进货价每平方米便宜30至50元,对外售出能赚到更多差价,同时又能增加销售业绩、防止客户跑单,即使明知是假货,也甘愿冒风险。
屡遭投诉
和很多消费者一样,吴江市民张静(化名)起初从嵩羽专卖店购买实木地板,是相信知名度高的大品牌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却不料送到家里的地板和在门店订购时看到的样板有明显色差,到手的地板颜色偏深偏暗。心中虽有不快,但考虑到自然光和灯光下的色差在所难免,她也就没多想。
直到装修师傅开始裁切地板,刺鼻味道不断袭来时,张静才确信买到的地板有问题。“铺好的木地板有翘边、起泡的现象,凑近闻味道很刺鼻。”
张静遇到的问题不是偶发事件,相关假地板在铺设过程中,多次因质量问题被部分或全部拆除重新铺设,导致客户频频投诉,嵩羽地板品牌形象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经查,孙云龙单独或伙同于广坤等人未获得注册商标所有权人授权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制作假冒嵩羽注册商标的地板对外销售,非法经营数额达180余万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王飞诉洋河酒厂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因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被判败诉案
王飞诉洋河酒厂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因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被判败诉案(2013)参阅案例59号 【裁判摘要】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主张被诉侵权产...石某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依法惩治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腐败犯罪
被告人石某玉系某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网络公司)工作人员,负责产品设计、客户需求挖掘、合作方案推进等工作。2014至2019年,石某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引入乙公司与某网络公司合作开展虚拟币奖励业务,非法收受乙公司给予的财物共计608万元。燕某、孙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工作人员受贿犯罪
被告人燕某系某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控股公司)总经理、董事,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被告人孙某系某控股公司董事,负责联系金融机构。个人擅自发布悬赏广告征集他人违法犯罪线索,可构成名誉权侵权——某发展公司诉郑某某名誉权纠纷案
郑某某在其所有的某网络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悬赏广告,主要内容为:郑某某现向社会及广告行业、媒体从业者、互联网平台广告从业者收集某发展公司违法犯罪线索。某牧业公司与某生物质能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生动践行民法典绿色条款,实现资源有效循环利用
2021年,某牧业公司与某生物质能公司签订《牛粪销售合同》,约定由某牧业公司每月向某生物质能公司提供干牛粪用以发电。2023年6月起,某生物质能公司以场地改造施工为由拒绝收货,造成本应供应该公司的7000余吨牛粪露天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