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4月27日晚9点半,江苏省苏州市某小区门口突发警情:一名男子被另外3名男子殴打致伤,嫌疑人趁夜色四散逃跑。接到报警,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分局情指中心通知民警接警的同时,指令同步下达给周边派出所、路面交警、巡特警大队等巡防力量,并第一时间启动周边所有视频录像的技术分析。
很快,3名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逃窜路线被锁定,情指中心当班指挥员立即向就近警力下达精确围捕指令。不到3个小时,民警就将这3名嫌疑人抓获。
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防控体系整体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全面织牢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助力平安建设,辖区接触式违法犯罪警情较前3年均值下降21.6%,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精准防范,切实筑牢辖区“安全网”。园区公安依托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全力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切实严把安全关。
“嘀嘀,电瓶车禁止入内。”一小区居民想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但电梯门始终不关闭,并持续发出警示音。这名居民只好将电动自行车推出电梯轿厢,停放到指定区域。
原来,这是园区公安“智慧安防”平台2.0版本新增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发挥了作用。人工智能感知设备与电梯系统并联,不仅能阻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还能对燃气罐等危险物品实现全识别、全预警。“系统运营后,实现了全天候自动预警,安全隐患持续减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园区公安分局大数据建设应用大队大队长徐文明介绍说。
——科技护航,智慧赋能安保“零失误”。园区公安聚焦大型活动安保实战需求,坚持向科技要警力,通过三维巡防网络、创新系统赋能手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智慧安保”实战新格局,夯实“平安园区”之基。
园区公安创新系统赋能手段,借助AI等技术,设置智能安检通道,缩短安检时间;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实现对安保现场的全方位感知、多维度掌控。通过科技联网,打通系统壁垒,形成重大活动安保的整体科技支撑体系,在动态感知、人流管控、警力调配等方面为安保指挥提供信息化支撑。
去年以来,园区公安已成功完成金鸡湖马拉松赛、奥运会女足预选赛、龙舟赛、城市广场音乐喷泉活动等近百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
——远程监管,拧紧企业生产“安全阀”。为确保辖区企业危化品有序购买、储存、使用和出入库,园区公安突破传统安全监管模式,通过科技监管、前置看管、联动专管等形式多“管”齐下,帮助企业拧紧运营发展“安全阀”。
在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属于列管的危化品,生产经营体量大、监管难度大。园区公安研发“危险化学品行业智能管理系统”,建立危化品企业电子档案,实现检查人员不见面监管的同时确保企业的危化品不流失、不被盗。同时,平台整合监管资源,打造可视化、智能化动态监管模式,以绿、蓝、黄、橙、红五种颜色清晰地展示企业状态,确保监管更精准。
目前,园区50家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单位已全覆盖应用危险化学品行业智能管理系统。
——联勤联动,助推纠纷化解“多元化”。针对辖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劳动争议和纠纷易发多发的情况,园区公安聚合属地派出所、人社部门、劳动监察等多方资源,联勤联动、整合发力,创新建立“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人社——公安劳动争议调解联动站”,并实现网格数据共享,实时动态感应生产经营与治安管理异常数据,第一时间识别劳动用工风险,精准指导联调工作。今年以来,已联动调处150余件劳动争议,指导企业化解劳资纠纷隐患21起。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分局局长张文一表示,园区警方将继续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精准布局智慧警务建设、大力推进全社会动员体系建设,全力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安宁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邢台开发区警方打掉一吸贩毒团伙
下一篇:陕西开展“三秦飓风”系列执行行动
王飞诉洋河酒厂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因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被判败诉案
王飞诉洋河酒厂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因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被判败诉案(2013)参阅案例59号 【裁判摘要】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主张被诉侵权产...石某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依法惩治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腐败犯罪
被告人石某玉系某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网络公司)工作人员,负责产品设计、客户需求挖掘、合作方案推进等工作。2014至2019年,石某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引入乙公司与某网络公司合作开展虚拟币奖励业务,非法收受乙公司给予的财物共计608万元。个人擅自发布悬赏广告征集他人违法犯罪线索,可构成名誉权侵权——某发展公司诉郑某某名誉权纠纷案
郑某某在其所有的某网络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悬赏广告,主要内容为:郑某某现向社会及广告行业、媒体从业者、互联网平台广告从业者收集某发展公司违法犯罪线索。某牧业公司与某生物质能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生动践行民法典绿色条款,实现资源有效循环利用
2021年,某牧业公司与某生物质能公司签订《牛粪销售合同》,约定由某牧业公司每月向某生物质能公司提供干牛粪用以发电。2023年6月起,某生物质能公司以场地改造施工为由拒绝收货,造成本应供应该公司的7000余吨牛粪露天堆积。燕某、孙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工作人员受贿犯罪
被告人燕某系某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控股公司)总经理、董事,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被告人孙某系某控股公司董事,负责联系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