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瓶单价过千的威士忌酒从上海快递至广东,途中车辆意外起火,货物全部损毁。消费者要求全额赔偿,快递公司却表示只能按照保价条款赔偿2000元。近日,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对这起快递服务合同纠纷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快递公司未采用合理方式提示寄件人注意赔偿限额条款,酌情判决其赔偿16万元。
2021年6月,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应客户要求,将250瓶进口威士忌酒快递至广东。员工小李在某快递公司的小程序上下单,当天,快递员就到仓库完成取货,并现场出具《货运签收单》。随后,小李在线支付费用996元,包括运费980元和保价费16元,对应的保价金额为2000元。然而货物在完成揽收后,并未如期送达,系统中的运单状态从下单次日起,就停止了更新。
眼看物流没有动态,小李联系快递公司,这才得知快递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自燃,货物已经全部损毁。关于后续赔偿事宜,双方争执不下,贸易公司将快递公司起诉至法院。
贸易公司认为,在下单时,快递公司没有主动提示寄件人对保价条款进行确认,而是系统自动默认勾选,未尽到提示和说明义务,故该条款没有法律效力,要求快递公司赔偿货物价值及损失共计31万余元。快递公司辩称,货物是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才损失的,这种普遍性风险无法避免,快递公司不存在重大过错;而且快递按照重量收取运费,而非实际价值,所以才推出了保价服务,应按保价金额赔偿2000元。
浦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系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公司负有妥善保管并将货物安全送达指定收件人的义务,现货物在运输途中毁损,快递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至于赔偿限额条款是否适用,法院认为,该条款属于格式条款,快递公司作为提供方,理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并予以说明,否则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本案中,原告在下单时,被告未主动提示其“阅读并同意电子运单契约条款”,而是由系统默认勾选,也未有证据证明被告采用了其他方式提示原告注意,故被告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原告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于法有据,法院予以采纳。
同时,原告在寄递贵重货物时并未如实告知价值,也没有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服务类型,其自身亦应承担一定责任。综上,法院结合双方各自过错程度、合同履行情况等因素,酌定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6万元。
法官说法:
本案主审法官陈裔佼表示,不少人在通过快递寄递贵重物品时,都会选择保价服务,保了价就能高枕无忧吗?本案中,消费者没有告知货物的实际价值,快递公司也未明确提示,而是直接为消费者默认勾选了条款,双方均负有一定责任。这就提醒消费者,在寄递货物时,应仔细阅读条款,按照实际价值适当保价;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要用特殊字体、颜色等对赔偿限额条款予以明确提示。当然,不管何种情况,快递公司都负有保障货物安全并及时送达的义务。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员工遭遇线上加班怎么办 北京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和用工方式的革新,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受侵犯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特点。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签订股权购买协议后能否反悔?深圳南山法院:满足一定条件案涉协议可解除
本报记者 唐荣 李文茜 本报通讯员 付晓 本想入股好友公司,共同经营获益,没想到还未完成股权转让,公司就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