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这一代企业从业者,从求学到工作,一起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下讨论品牌与发展,意义非常深远。
跑向新赛道,中国品牌需要抓住趋势创新破局。走进新时代,中国企业需找准定位、厘清趋势,储备更强大的品牌势能,向全球优秀企业学习,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不断在品牌建设与规划上破解短板与束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通过培育更多具有跨国界影响力的大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生命力。
融入新格局,中国品牌需要抓住品质这个根本。对于茅台这样视传统酿造技术为关键、以工匠精神为灵魂的企业,“品质”永远是发展的生命线。“视质量为生命,酿造世界上最好的美酒”,已经成为茅台4万名员工坚定的追求,从产品打造到企业治理,再到品牌塑造,全方位推进企业价值观的自我进化。对标世界一流,融入新的发展格局,最重要的就是把品质做到极致。公众对于茅台品牌的认同,正是来源于对茅台品质的高度信任,从这个层面看,认认真真酿好每一滴酒,就是我们打造品牌最核心的价值观。
奔向新未来,中国品牌要成为打破隔阂的桥梁。全球一流品牌在长期的发展积淀中,已经构建形成丰富多元的品牌文化体系,来自中国的贡献将成为强化中外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亮点。“质量立国、品牌强国”,是当下中国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共同携手,不断提升品牌的吸引力、竞争力。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 为高难度工程装上智慧“大脑”(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头顶是悬崖峭壁,脚下是狭窄便道,眼前是重重迷雾……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市轿顶山山腰上,一项高难度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就是由...银行以企业专利权为质押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本报记者 屈信明
(责编:林露、李昉)加强国际协作 重视商业航天 欧洲加速发展航天事业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牛瑞飞
欧洲航天局日前召开年度记者会,宣布2021年的3个重要航天项目:将两位欧洲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与美国航天局合作,发射新一代太空望...百信银行采用新技术打造开放银行平台 人工智能成为普惠金融服务新引擎(财经故事) 本报记者 余建斌
“买猪苗、买饲料、扩建场地急需用钱,想贷款不用再跑银行网点,动动手指,一天之内钱就到账,真是太方便了。”江西抚州东乡区的黄思思...扎根田间地头,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啃下盐碱地修复这块“硬骨头”(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盐碱地改良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耗时长、成本高、效果差、易反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专家。前不久,从中国农业大学传来好消息:学校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