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建设创新生态系统_湾区律师网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建设创新生态系统

2022-07-14 10:44:36  浏览:1414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升级产业情报服务 建设创新生态系统 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下称中科院西北院)是专门从事高寒...
原标题:升级产业情报服务 建设创新生态系统

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下称中科院西北院)是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2019年,中科院西北院获批成为第三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今年9月正式运行。中科院西北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中科院西北院TISC建设工作。

“结合中国科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院方针,中科院西北院文献情报中心在知识产权服务过程中确立了‘融入科研决策一线、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一线、科研创新一线’的服务方针,结合自身优势和用户需求,开展了面向不同用户的知识产权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科院西北院文献情报中心科技咨询服务部主任马建霞表示。

扎实推进普及性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离不开信息数据支撑。“我们持续订购各类专利分析平台,稳定保障对170多个国内外网上数据库的使用权。”马建霞介绍,该中心还专门为TISC相关活动提供了空间,包括专利信息服务人员的工作场地以及培训、业务交流场地。“这些都为TISC服务打下了扎实的设施保障和信息资源基础。”

开展培训活动是中科院西北院长期以来坚持开展的服务。近年来,其积极主动组织了多场知识产权培训活动。马建霞介绍,中科院西北院在每年春秋季面向研究所开展的信息素质培训中纳入专利信息检索分析等内容;组织产业情报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研讨会,面向来自全国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了产业情报能力和专利检索分析能力培训;受中国科学院兰州教育基地委托,承担了该基地博士研究生《科技信息检索与分析》(含专利检索分析利用)课程,学生达240人。“今年疫情期间,中科院西北院文献情报中心还向科研人员开展专利文献传递服务,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居家办公时的科研需求。”

中科院西北院扎实推进普及性服务,为提升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能力做出了贡献。

深耕区域重点产业

“非常感谢中科院西北院文献情报中心,在短短7个工作日内,给我公司提供了一份详尽的《纳米级氧化锆技术制备调研报告》。”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市场发展、产业延伸,公司进军纳米级氧化锆产业。“前期我们也对纳米级氧化锆产业进行了市场调研,由于没有专业的人才和足够的数据,那次调研对我们新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微乎其微。”

中科院西北院及时帮助,解决了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燃眉之急。上述负责人说,“该报告内容详实,将纳米级氧化锆的工艺技术路线以及产业内主要企业的技术质量特点、知识产权情况等错综复杂的信息都做了梳理,方便我们迅速了解纳米级氧化锆行业版图,弥补了公司对新发展产业认识的不足。”

我国西北地区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在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受时间、资源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产业正囿于产品低端重复、产业半径限制、资源加速枯竭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只有依托创新才能摆脱“低端锁定”的困境。

“多年来,中科院西北院以知识产权信息深度分析为核心,整合政策、市场、成果等信息,为西北区域重点产业企业提供涵盖产业动态实时监测、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产业前沿技术发现、产业新兴产品布局、产业发展规划等情报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企业技术规划决策与产品研发创新工作。”中科院西北院文献情报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部主任白光祖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看不见(不知道行业标杆企业在研究什么)”“搞不懂(不知道行业主流技术路线)”等问题,最后导致“跟不上”的现象。

白光祖说,针对这些问题,中科院西北院以知识产权全过程服务为抓手,促进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三方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科院西北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创新联盟,依托与区域龙头企业的产业情报合作网络,以‘技术需求调研、知识产权推荐、成果转移转化’三位一体的基本工作模式,为企业导入优质创新资源、为政府谋划产业发展方向、为院所提供成果转化出口,协同建设‘政产学研用’多要素联动的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当前,中科院西北院正积极开展面向“十四五”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业务规划研制工作,明确专利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业务体系、保障措施等,为“十四五”业务发展规划蓝图。

“未来,中科院西北院将抓住TISC建设机遇,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力度,面向国内创新主体加大基础服务供给,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同时针对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区域发展战略、重大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分析、预警导航、成果转化等服务能力建设,为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创新支撑。”马建霞表示。(本报记者 李倩)

(责编:林露、李昉)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