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知识产权精准扶贫:桑植靠什么打造“世界样本”?_湾区律师网

聚焦知识产权精准扶贫:桑植靠什么打造“世界样本”?

2022-07-14 10:44:38  浏览:1379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聚焦知识产权精准扶贫:桑植靠什么打造“世界样本”?   桑植,曾是湖南省西北边陲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今,正以地理...
原标题:聚焦知识产权精准扶贫:桑植靠什么打造“世界样本”?

  桑植,曾是湖南省西北边陲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今,正以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为主要着力点,打造“知识产权精准扶贫的世界样本”,受到境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桑植模式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桑植县共同探索的产业扶贫新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独特优势,开启‘造血式’扶贫新模式,具有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专程来桑植考察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对这一样本作出高度评价。

  桑植何以打造“知识产权精准扶贫的世界样本”?12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日报、环球时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以及香港经济导报、文汇报、大公报等10家境内外媒体记者,走进桑植,聆听大山深处的知识产权声音。

  “两片叶子,致富一个县。”到达桑植的当晚,记者们就与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赵云海所说的“两片叶子”,就是桑植盛产的白茶和粽叶。

  在采访中,赵云海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精准扶贫的世界样本”的内涵。他告诉记者,从1994年入驻桑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连续帮扶桑植县26年。在坚持高质量整村推进的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桑植县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行业优势,逐步形成了以产业扶贫为核心,以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为主要着力点,以“培育一个品牌,做强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为目标,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促进地方扶贫产业提质增效的可复制可推广工作经验。

  一路行进,媒体记者走进大山深处,实地采访了位于桑植县利福塔镇赤溪村的湘丰白茶公司和位于县城工业园区的康华粽叶有限公司,以及洪家关乡银杏塔村茶叶基地。

  在湘丰白茶公司车间,选叶女工李艳萍告诉记者,十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她的丈夫失去劳动能力,家庭陷入窘境。如今,她在这里上班,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已实现脱贫,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与李艳萍情况相似的贫困户,在湘丰白茶公司与康华粽叶有限公司还有很多。知识产权,在这里变成实实在在的脱贫故事。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帮扶下,湘丰白茶公司发展桑植白茶基地,保障产品质量,不仅带动当地1.2万户、3.5万人就业,还通过申请注册“桑植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带动产品销售。康华粽叶有限公司则安排534名员工就业,其中残疾员工68名,带动湘鄂两省6万农民脱贫。2019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171亿元,实现利税1462万元。

  “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知识产权就是‘阳春白雪’,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才有用武之地。其实,知识产权的源头和着力点不仅仅在工业城市,同样也在田间地头。”在桑植县陈家河镇仓关峪村村委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办主任朱兴国向记者表示,桑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特色农产品较多,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桑植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桑植之行,给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在车间工厂、田间地头,工作中的人们面对镜头,很多人并不能确切表达“知识产权”的含义,但能深切感受到知识产权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说:“我们的日子好起来了。”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这就是知识产权精准扶贫最大的收获。(本报记者 窦新颖)

(责编:林露、李昉)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