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交专利商标注册申请更便利了!缴纳的费用更低了!”这是广大申请人的共同感受和切身体会。“十三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幅度压减专利商标注册审查周期,推进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降低企业知识产权费用负担,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五年来,各地围绕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创新创业持续活跃。浙江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着力点,试点开展“知识产权一件事”和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全面落实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补齐知识产权服务短板,为企业营造方便快捷的知识产权环境。
《“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到2020年,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其中包括“构建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将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大专项工作之一。
“十三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申请审查、业务办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均实现较大进展。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数据库不断完善,逐渐建立和完善各领域专利专题数据库,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工具不断丰富,特色专利检索分析服务公司不断涌现。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知识产权服务在抗击疫情、促进经济恢复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开辟知识产权业务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发布受疫情影响的知识产权便利化救济措施。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审查员筛选疫情防控相关专利技术7000余项,对96件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开发上线疫情防控专利信息共享平台,发布涉及疫情防控的医药和医护用品专利信息研报,组织专门力量持续跟踪分析抗新冠肺炎最新药物专利申请,及时依法驳回易产生不良影响的涉疫情商标申请,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环境。
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服务是连接全链条各环节的“联结器”和“润滑剂”,只有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才能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专家点评
回顾“十三五”
韩秀成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十三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反映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各级管理部门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将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落到了实处。
一是科学地把握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我国各级政府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手段,实现了知识产权申请更便利、审查更高效、运用更深化、保护更有力、服务更优质。二是准确地理解了知识产权的根本属性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社会功能。一方面,通过审查授权、强化保护为创新成果提供清晰的产权界定,另一方面则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整合资源,为全社会提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为科技、文化创新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三是树立起了将服务贯穿于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的施政理念。过去几年,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各级管理部门将服务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独立产品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各项工作成果结合起来,大幅提升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效能,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满意度。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作用是服务于创新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重要成就,为即将起航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十四五”
董 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知识产权服务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顺畅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把知识产权制度看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力引擎的话,知识产权服务就是确保这一动力引擎能够顺利运行的支撑系统。
目前,知识产权服务是知识产权全链条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应当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出发,积极对标国际先进公共服务水平,构建起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主导、以专业性公共服务为补充的覆盖全国范围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依托产业机构创建一批布局合理、开放协同、市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在创新示范区、高新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形成“政府—平台—行业协会—商业机构”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层级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加强数据资源供给,促进信息数据共享,改变部门间各自信息数据分立的局面,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的构建,为社会提供基础性的、必要的、均等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完善知识产权统计调查制度,推动形成协调联动的知识产权统计监测工作机制和高效有序的统计数据共享提供机制。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梯队建设,建立起一支覆盖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专业化、高层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实现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最大化。(本报记者 李 倩)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 为高难度工程装上智慧“大脑”(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头顶是悬崖峭壁,脚下是狭窄便道,眼前是重重迷雾……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市轿顶山山腰上,一项高难度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就是由...银行以企业专利权为质押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本报记者 屈信明
(责编:林露、李昉)百信银行采用新技术打造开放银行平台 人工智能成为普惠金融服务新引擎(财经故事) 本报记者 余建斌
“买猪苗、买饲料、扩建场地急需用钱,想贷款不用再跑银行网点,动动手指,一天之内钱就到账,真是太方便了。”江西抚州东乡区的黄思思...转型升级有活力 提质增效有亮点(“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刘 阳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一系列优秀...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部署2021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林露)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21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回...我国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本报北京1月5日电 (记者余建斌)我国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而后接续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目前,核...扎根田间地头,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啃下盐碱地修复这块“硬骨头”(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盐碱地改良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耗时长、成本高、效果差、易反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专家。前不久,从中国农业大学传来好消息:学校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