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有哪些?如何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4位院士。
农业关键技术可归纳为三大类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看,农业关键技术可概括为三大类:一是以品种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这是农业的基础核心;二是以农业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农业信息技术,可为农业赋能;三是以智能化农机装备为代表的农业工业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工具。三大技术融合,将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指出。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看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有:动植物生命信息感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农业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自主作业机器人和精准作业装备;建立“实时感知、智能控制、精准作业、智慧服务”的工厂化农业技术体系,实现技术产品自主化、生产管理智慧化;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导航与精准作业技术、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技术等。
“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高产稳产、优质营养、高效安全、农业工业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表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源源不断地为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用好生物育种技术,种业就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农业核心技术与产业化程度较低。“比如,在种业方面,重要基因、重大品种核心技术不足;在生物农药方面,传统农药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农业装备方面,更是大幅落后于发达国家。”李家洋说。
“种子是高产稳产高效的核心,种业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前沿。”李家洋指出,在中国,种子技术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为40%左右,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优良种子带来的增产增收效益将越来越大。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认为,生物育种最关键的是基因编辑技术,此外还有基因组筛选技术等。
“最关键的是基因编辑技术,‘十四五’规划纲‘点名’生物育种,国家的布局特别好,生物育种技术用好了,我们种业就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能够解决农业面临的瓶颈问题。”朱健康说。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坚持‘四个’面向。”赵春江说,一是面向长远,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战略布局,如新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等;二是瞄准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如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等;三是瞄准农业生产重大需求和未来发展,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如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等。
在罗锡文看来,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从生产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组织模式。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罗锡文表示。
罗锡文说,还要大力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全方位深化科技开放合作,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 为高难度工程装上智慧“大脑”(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头顶是悬崖峭壁,脚下是狭窄便道,眼前是重重迷雾……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市轿顶山山腰上,一项高难度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就是由...银行以企业专利权为质押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本报记者 屈信明
(责编:林露、李昉)我国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快速提升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8件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谷业凯)记者从21日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我国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快速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换挡升级(评论员观察)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观察② 何 娟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十三五”时期,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明年一月一日起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 改善生活品质 支持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王 观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印发通知,2021年将调整部分进口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和暂定税率。此次关税调整有何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