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聚焦创新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我们打了一个圆满的知识产权‘收官战’。”江苏省张家港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孙跃忠表示,2020年1月至11月,该市新增授权专利9148件,同比增长76.06%,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从6.4年增长至6.9年;2020年1月至11月,新增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67件,累计达218件;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3.2122万件。
据介绍,2020年,张家港市知识产权局重点围绕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搭建了市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张家港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得到大幅增加;通过创新品牌保护模式,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侵权保险,降低了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维权成本,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打通企业融资渠道
“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将这些资源‘激活’,进行质押融资,能很好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在将知识产权变为企业的‘蓄金池’方面,2020年以来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孙跃忠介绍,2020年8月,张家港市知识产权局完善了《张家港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下称《扶持细则》),进一步细化了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时给予的优惠政策;通过引入江苏国际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中心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以及相关衍生品的登记、托管、咨询等服务,提高了银企合作效率;与中国建设银行张家港分行等金融机构合力打造“知产贷”“知保通”“知享贷”等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其中增加第三方合作机构提供担保,降低了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
2020年初,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大特材)获得10亿元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该项融资是当年苏州市额度最高的知识产权融资项目。作为张家港市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广大特材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赋能”。
“2020年初,我们急需一笔资金来支撑上市后的战略规划,张家港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情况后,专门为我们‘定制’了融资解决方案,通过质押3件具有较高价值的商标,顺利获得10亿元的融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广大特材办公室主任罗晓芳介绍,该公司致力于特殊金属材料的生产和研发,自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积极进行商标培育。此次用于质押融资的为“GD”文字及图形系列商标,使用相关商标的产品年销售总额约为13亿元。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助力下,该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39亿元,同比增长49.89%。
不仅如此,在疫情期间,张家港市知识产权局还制定了相关政策,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初,该局组织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和受疫情冲击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需求进行全面摸排,通过开展覆盖2000多家企业的“大走访”等活动,收集到200多份企业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该局多次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专题对接会”,16家企业同银行达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议。“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和银行对接效率,有效促进了企业复工复产。”孙跃忠介绍。
创新品牌保护模式
近年来,张家港市知识产权局通过大力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引导当地农户走品牌兴农、品牌富农、乡村振兴之路,取得了喜人成效。作为张家港市凤凰镇当地桃农的共有品牌,经多年的品牌维护,“凤凰水蜜桃”品牌产品发销量节节攀升。
“‘凤凰水蜜桃’品牌的名气大了,想‘蹭品牌’的人也多了。近些年,将外地桃子运输到凤凰镇冒充‘凤凰水蜜桃’进行售卖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凤凰水蜜桃’的品牌形象以及桃农、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张家港市凤凰镇农业服务中心科长潘斌表示,作为“凤凰水蜜桃”地理标志商标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深感维护“凤凰水蜜桃”品牌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们不断引进新品种,无形中增加了真假‘凤凰水蜜桃’的辨别难度,有时会误伤售卖‘真桃子’的桃农。‘假桃子’取证工作耗费大量精力的同时,高额的维权费用也让我们对侵权行为‘望而却步’。”潘斌坦言。
这种情况在2020年6月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张家港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中心支公司与张家港凤凰镇农业服务中心签订了“凤凰水蜜桃”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合同,为“凤凰水蜜桃”品牌提供了价值200万元的被侵权损失保障,这也是张家港市发布的首单地理标志保险。
“此次投保的‘凤凰水蜜桃’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对地理标志商标权利人因被侵权造成的直接损失、调查取证费用、诉讼维权费用等提供风险保障,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了。”潘斌介绍,这种品牌保护新模式起到了良好成效。2020年“凤凰水蜜桃”赏味季期间,没有发生品牌侵权纠纷进行保险赔付的案例,外地桃子冒充“凤凰水蜜桃”侵权行为的投诉量较2019年同比降低了约80%。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和水平,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孙跃忠表示。(本报实习记者 姜同天 通讯员 王志中)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 为高难度工程装上智慧“大脑”(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头顶是悬崖峭壁,脚下是狭窄便道,眼前是重重迷雾……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市轿顶山山腰上,一项高难度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就是由...银行以企业专利权为质押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本报记者 屈信明
(责编:林露、李昉)百信银行采用新技术打造开放银行平台 人工智能成为普惠金融服务新引擎(财经故事) 本报记者 余建斌
“买猪苗、买饲料、扩建场地急需用钱,想贷款不用再跑银行网点,动动手指,一天之内钱就到账,真是太方便了。”江西抚州东乡区的黄思思...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部署2021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林露)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21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回...扎根田间地头,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啃下盐碱地修复这块“硬骨头”(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盐碱地改良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耗时长、成本高、效果差、易反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专家。前不久,从中国农业大学传来好消息:学校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