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大部署。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怎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您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薛澜:这一表述是对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的深刻认识,也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路径的新思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从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让中国创新的基石能够防范各种可能的外部风险。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的堵点和梗阻,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扫除创新障碍。
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还要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您怎么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薛澜: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应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还是催生发展新动能,都需要有一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该有雄厚的创新能力的积累,能够针对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些难题和“卡脖子”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承担重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加强系统设计和顶层谋划,国家层面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布局,包括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队作用,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基础研究也做出了部署,请问如何加强我国的基础研究?
薛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表明了党中央对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视以及整体性和系统性布局。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继续加大投入,同时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其次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如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三是为科研人员营造适合创新创造的学术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让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
记者:“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也是一个比较新的表述,如何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薛澜: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里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项重要任务。组建创新联合体,就是要鼓励创新龙头企业敢于在创新前沿的无人区和高风险领域加强合作进行探索。同时,通过创新平台的搭建,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更加丰富的创新生态,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统筹行业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形成体系化、任务型的协同创新模式。关于创新联合体的运行机制,要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在政策支持上,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记者:您怎么看待“揭榜挂帅”机制?
薛澜:“揭榜挂帅”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主要针对当前一批制约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实行“揭榜挂帅”的办法,可以促使更多优秀科研团队脱颖而出。传统的科研任务组织方式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形成固化资助结构。通过实施“揭榜挂帅”,可以带动一系列科研管理重大改革举措破题落地。在团队遴选方面,要以更加开放姿态选拔人才,打破科研“小圈子”;在资源配置方面,要从学术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将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落到实处;在考核评价方面,要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攻坚克难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记者:未来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薛澜:今后一个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还是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还是要围绕“人”来做文章。像刚才提到的“揭榜挂帅”机制,就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尝试。另外还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更重要的则是加快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价值。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6日 04 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 为高难度工程装上智慧“大脑”(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头顶是悬崖峭壁,脚下是狭窄便道,眼前是重重迷雾……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市轿顶山山腰上,一项高难度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就是由...银行以企业专利权为质押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本报记者 屈信明
(责编:林露、李昉)百信银行采用新技术打造开放银行平台 人工智能成为普惠金融服务新引擎(财经故事) 本报记者 余建斌
“买猪苗、买饲料、扩建场地急需用钱,想贷款不用再跑银行网点,动动手指,一天之内钱就到账,真是太方便了。”江西抚州东乡区的黄思思...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部署2021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林露)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21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回...我国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本报北京1月5日电 (记者余建斌)我国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而后接续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目前,核...扎根田间地头,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啃下盐碱地修复这块“硬骨头”(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盐碱地改良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耗时长、成本高、效果差、易反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专家。前不久,从中国农业大学传来好消息:学校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