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研需要国际合作” 本报记者  龚  鸣_湾区律师网

“开展科研需要国际合作” 本报记者  龚  鸣

2022-07-14 11:03:01  浏览:1377  来源:人民网
  “苍蝇的眼睛、蜻蜓的翅膀、水母的形状以及蜂巢的构造,这些生物给人类建筑带来什么启发?”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天津大...

  “苍蝇的眼睛、蜻蜓的翅膀、水母的形状以及蜂巢的构造,这些生物给人类建筑带来什么启发?”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意大利籍教授罗杰威来到北京天文馆,为青少年讲述建筑与大自然之间的奥秘。

  罗杰威2004年来到中国,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十几年来,罗杰威参与了不少高层建筑、城市与乡村规划的设计项目,尤其对中国乡村建筑研究充满兴趣。今年9月,罗杰威率领团队到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一个贫困村进行人居环境改造。他们以延续生态和实用为原则,解决当地厕所改造难题;建造人工湿地以改善水质,保护村落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人居环境。

  在罗杰威主持的天津大学仿生建筑与规划研究中心,来自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组成一个国际化团队,师生之间精诚团结、亲密无间。“知识无国界。开展科研需要国际合作,建筑领域也是如此。”罗杰威说,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做学术研究和公益项目,是分享知识和科学方法、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得益于罗杰威的“穿针引线”,天津大学与亚欧多国院校签订了30多个合作项目,包括建立工作室、创新研究、校际交流等。“天津市和天津大学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国际化项目越来越多,开展得也越来越顺利。”罗杰威已参与主持福建安海石井书院的保护与更新、中国—意大利清华环境节能楼等项目。他说:“这样的国际合作案例不少,一般有三到四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有些项目仅设计阶段就需要50多人。”

  “没有国际合作,科学就难有发展。这是全球性的趋势。”罗杰威说,中国坚持在教育领域开放合作,注重国际合作和校际交流。仅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就有100多名外籍学生。

  “我们正在见证中国成为一些科技领域的领先者。”罗杰威说,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和力量,复工复产复学等走在世界前列,对今后科研合作充满信心。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16 版) (责编:林露、李昉)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