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才能畅通国内大循环,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近年来,我国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占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为6.03%,首次突破6%,但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持续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研究水平。实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短板问题,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企业家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为企业家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完善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让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内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具有突出优势,表现在技术攻关规划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能够集合精锐力量、集中宝贵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需要着力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合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本土企业瞄准产业链短板和价值链中高端进行生产研发。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 为高难度工程装上智慧“大脑”(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头顶是悬崖峭壁,脚下是狭窄便道,眼前是重重迷雾……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市轿顶山山腰上,一项高难度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就是由...银行以企业专利权为质押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本报记者 屈信明
(责编:林露、李昉)百信银行采用新技术打造开放银行平台 人工智能成为普惠金融服务新引擎(财经故事) 本报记者 余建斌
“买猪苗、买饲料、扩建场地急需用钱,想贷款不用再跑银行网点,动动手指,一天之内钱就到账,真是太方便了。”江西抚州东乡区的黄思思...转型升级有活力 提质增效有亮点(“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刘 阳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一系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