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立法: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_湾区律师网

黑土地保护立法: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2-07-03 17:20:50  浏览:1507  来源:法治网
原标题:黑土地保护立法: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2020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

原标题:黑土地保护立法: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2020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0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吉林桦甸常山黑土地 图/视觉中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启动黑土地保护法的立法程序。202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

制定黑土地保护法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粮食长远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粮食商品率高,是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的重要来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制定黑土地保护法,有利于规范黑土地保护、治理、修复、利用,保护黑土地高产优质农产品产出功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法治保障;长期以来,由于保护和投入不够,加之风蚀、水蚀侵害,黑土层“变薄、变硬、变瘦”,侵蚀沟发育发展,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进而导致耕地破碎化、河道淤积、洪涝灾害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制定黑土地保护法,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才能使黑土地永远造福人民。

这部法律草案共三十七条,包括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保护要求和原则、政府责任和协调机制、制定规划、资源调查和监测、科技支撑、数量保护措施、质量提升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资金保障、奖补措施、考核与监督、法律责任等。

草案从多方面对现行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草案完善政府工作机制,明确国务院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黑土地保护协调机制,突出规划引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以调查和监测为基础、体现集中连片治理、科学编制黑土地保护规划,县级规划应当落实到地块;草案明确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积极采用黑土地养护措施,国家应当建立用养结合、保护效果导向的奖补机制,鼓励支持采取黑土地保护和治理修复措施;草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黑土地保护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大奖补资金的倾斜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应当保障黑土地保护需要;草案还建立健全了黑土地保护跨区域补偿机制、黑土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等等。

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学勇说:“总体感到,法律草案在指导思想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重点把握上,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尊重规律、统筹兼顾,建立系统性的制度规范;在立法方式上,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小快灵’专门立法的特点,形式简洁明了,注重解决问题,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