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拟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法治日报记者 赵晨熙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6月26日,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草案提出,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草案明确了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时间,将8月15日确定为全国生态日。草案同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
近年来,先后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出设立全国性生态文明领域纪念日的相关建议。浙江、贵州、吉林等省以及西安、石家庄等城市已设立生态日。
在此背景下,设立全国生态日具备高度思想共识和坚实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作出决定的形式设立,能够更好地彰显其权威性、严肃性。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提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