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五年起诉电诈犯罪二十一万余人_湾区律师网

检察机关五年起诉电诈犯罪二十一万余人

2024-11-21 09:54:41  浏览:909  来源:光明网
  本报福州11月20日电 记者董凡超 今天,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

  本报福州11月20日电 记者董凡超 今天,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诈犯罪7.5万余件21万余人,关联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利用网络实施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33.3万余件55.9万余人。

  过去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外交部联合开展“拔钉”专项缉捕行动,严厉打击境外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打击缅北电诈专项行动,向全国28个省份交办督办5.3万名集中遣返人员,联合公安部挂牌督办3批13件重大电诈犯罪集团案件;会同最高法、公安部解决证据完善、法律适用、政策把握问题,牵头制发《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维护网络安全,是一个不断织密“保护网”的过程。过去5年,最高检坚持问题导向,不断适应网络犯罪的形势和特点,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出台《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发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参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网络犯罪防治法立法,扎紧织密刑事法网,为打击治理网络犯罪提供法律规范支撑。

  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网络综合治理。过去5年,最高检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起诉利用网络实施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5万余人;打击整治“网络水军”,协同多部门依法惩治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犯罪,推进“净网2023”专项行动;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强化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以“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为主题,发布第三十四批指导性案例,促进全社会提升法治观念。(法治日报)

[ 责编:刁慈 ]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