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潇)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云养殖”“代养殖”“云种植”“云种菜”等(以下简称“云养经济”)做法。与此同时,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APP、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鱼类、畜禽、茶场等,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风险提示称,警惕“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风险。
以“云养经济”为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新概念新技术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部分“云养经济”平台打着科技赋能的噱头,将畜牧、种植等农业项目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伪造图片、视频等手段构建虚假的养殖、种植场景,或将种养规模、产量严重夸大,实际上投资者认养或购买的动(植)物根本不存在,或者与实际的生产能力严重不符。
二是承诺短期高额收益,吸引用户投资。真正的养殖、种植业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产生收益,但许多“云养经济”平台向投资者承诺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且保证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实际背后并无真实的盈利模式支撑。
三是“拉人头”式发展下线,层层收取提成。部分“云养经济”平台为了鼓励现有投资者推荐新投资者加入,常以“拉人头”方式鼓励投资者发展下线,并根据用户所在层级进行提成、分红,形成不断扩大的网络,快速吸收资金,具有传销的性质。
农业农村部表示,这类“云养经济”业务模式已脱离了商品交易的实质,由正常销售行为异化为追求高额回报的非法集资行为,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相关风险需要警惕。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