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6日电国新办6日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介绍,司法部将着重在推进仲裁改革方面,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9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负责人孔祥泉、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姜杉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一是加快完善仲裁法律制度规则。当前,司法部正在推进仲裁法的修改,修订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这次仲裁法修订是我国仲裁法颁布30年来的一次全面修订,主要是着眼于解决仲裁制度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主动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充实完善涉外仲裁制度相关内容,目标是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着力提高我国仲裁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发挥仲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的作用。
二是扎实推进仲裁公信力建设。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仲裁事业也发展非常快,目前我国共设立282家仲裁机构,仲裁员和机构工作人员达8万余人,累计办理案件500多万起,涉案标的额8万多亿元,当事人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仅2023年全国仲裁机构就办理了仲裁案件60.7万件,同比增长27.8%,标的总额是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可见,发展确实非常的迅速,也很有成效。下一步,司法部要在仲裁的公信力上下功夫,因为公信力是仲裁的生命力,要进一步完善仲裁机构建设和运行机制,全面加强对仲裁机构、仲裁员队伍的监督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仲裁服务。
三是切实提升仲裁的国际竞争力。司法部现在正在积极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2023年,试点地区的8家仲裁机构共办理案件7.9万件,标的额6000亿元,占全国标的总额52%;办结的涉外案件量占到全国涉外案件总量的72%,标的额占全国涉外标的总额的69%。自2022年启动以来,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推进很快,取得了积极成效。
杨向斌表示,接下来,司法部将深入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要求,着力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启动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培育工程,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品牌,推动仲裁更好发挥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中的积极作用。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众论)
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国家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