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的通知》,聚焦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虚假招聘、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就业歧视等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管理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加强准入管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眼下,人力资源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活动形式日益多样,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非法职介、违规收费等损害劳动者权益问题时有发生。”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透露。
通知提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准入管理,对有关公众号、APP、短视频、互联网群组等网站平台开展职业中介活动进行筛查、甄别,督促指导开展职业中介活动的市场主体依法申请许可,避免出现监管盲区。
个人信息泄露,一度困扰不少求职者。通知提出,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有效防范泄密、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等事件发生。
对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人社部门会同网信等部门,综合运用责令改正、处置账号、下架移动应用程序、暂停招聘服务、关闭平台或网站等措施依法处置。
就近年来以直播带岗、依托零工平台线上匹配供需等方式开展的职业中介活动,通知强调规范管理,依法打击服务过程中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
防范就业歧视,加大惩处力度
求职被盘问“婚育”的性别歧视;“以出身论英雄”的学历歧视……人力资源市场五花八门的歧视现象,严重影响公平就业。
“为防范就业歧视,通知提出完善招聘信息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动态监测等措施,防止发布含有性别、年龄、学历等歧视性内容招聘信息。”这位负责人表示。
通知要求,各地人社部门要推行招聘信息规范格式,防止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歧视性内容的招聘信息。定期检查或抽查招聘信息,对就业歧视有关关键词开展线上监测,针对性跟踪调查、督促提醒。同时,加大惩处力度,对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招聘信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采取行政约谈、通报曝光、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我们已针对求职公平和安全设置了九大审核举措,如求职者如在求职接洽中遇到招聘方的不友好歧视行为,可通过企业职位信息、聊天沟通界面、企业点评等投诉渠道进行举报。”智联招聘董事长、CEO郭盛说。
规范市场服务收费,严肃查处违规收费
近来,一些中介机构以“名企内推”“保offer”为噱头,诱骗求职者。通知明确,规范市场服务收费行为。各地人社部门要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收费监测机制,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收费目录清单,收集、发布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收费标准,督促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其服务场所及所属网站等平台上明示收费标准,在服务台账记录服务收费等情况,有效维护市场服务收费秩序。
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内部推荐”等为名收取高额费用、介绍挂靠“残疾人证”牟取不正当利益、诱导个人参与贷款、以培训等名目设置求职招聘陷阱骗取财物等违规行为,人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探索实施“一线多查”“一案多查”,健全案件移送、行刑衔接等机制,形成有力震慑。
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这位负责人介绍,将推动地方人社部门运用大数据等技术,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打击人力资源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本报北京8月29日电)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法治在线丨“物流信息”成“电诈入口” 收到这类短信千万别点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短信息需要特别警惕。因为你一旦相信了短信的内容,就很可能掉入骗子的圈套。今天我们就通过北京王先生的遭遇...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近期,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检察机关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强化欠薪治理 确保劳动者胜诉“纸上权益”及时兑现
本报记者 董凡超 治理欠薪,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积极参与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