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5日讯 记者董凡超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以来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毒品犯罪、强化禁毒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发布检察机关“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
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事例包括李某勇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等5件典型案例和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开展打击治理涉毒洗钱犯罪专项活动等5件典型事例。在李某勇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中,北京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抗诉后,1名被告人由有期徒刑改判为无期徒刑,1名被告人由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追诉1名漏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实现不枉不纵的效果。在陈某贩卖毒品案中,云南省检察机关着重强化电子数据审查,发挥间接证据定案作用,同时追诉了1名漏犯,增加认定34宗被遗漏的犯罪事实。在幸某燕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中,浙江省检察机关深入开展自行补充侦查,成功追诉了10名毒品犯罪漏犯,追诉了4名洗钱犯罪漏犯,会同有关部门构建涉毒资金流向追踪机制,促进疑难案件办理。
据悉,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4900余件;监督立案2800余件3000余人;纠正漏捕1700余人,纠正后起诉1300余人;纠正移送起诉遗漏罪行1400余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100余人;开展自行补充侦查4100余件。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多部门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 精准介入压实“甩手”家长监护责任
本报记者 董凡超 2022年11月10日,17岁的小强(化名)在学校计算机教室内盗走他人价值5800余元的手机一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市场监管总局通报5起典型案例 上半年查办食品违法案件超18万件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市场监管总局通报5起典型案例上半年查办食品违法案件超18万件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市场监管总局29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