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广正发)6月21日,广州市委政法委举办政法领域改革创新成效媒体采访活动,对近年来广州政法系统深入推动政法领域改革创新成效进行介绍,并发布了15个政法领域改革创新品牌亮点项目。中央、省、市30余家主流媒体近40名记者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中,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岳向阳、市法院副院长吴翔、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曾晖、市公安局副局长杨炳升、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市管)赖志刚分别作工作介绍,并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与媒体记者进行沟通交流。15个改革创新品牌亮点项目的负责同志在现场接受了媒体采访。
据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市政法系统秉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全面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有力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市委政法委从2022年起牵头实施全市政法领域改革创新项目品牌亮点计划,通过孵化培育、复制推广、督导评价等方式进行全过程激励和引导。全市政法系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推出了一批人民群众比较认可、工作成效可感可触的改革创新项目。
市法院系统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依托最高法院设立全国首个司法改革与创新研究实践基地,推出系列务实管用、亲民利民的改革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检察系统聚焦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深入实施“惠民暖心”“检护平安”“护企安商”“穗心诉源”等十大工程,以高质效法律监督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公安系统打造“北斗”改革模式,有效盘活公安改革资源,以“小切口”、原创性改革创新带动深层次警务变革,累积培育改革创新项目120多个,其中40个项目完成复制推广,多个项目得到公安部、省市改革主管部门肯定。市司法行政系统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市、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法治“六法融合”创新实践,推动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以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建设为牵引,建成3116个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接下来,广州政法系统将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政法改革与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新的政法力量。
新闻链接:
广州市政法领域改革创新品牌亮点项目
1.深化警情时空预测支撑精准防控机制改革(广州市公安局)
2.首创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广州仲裁委)
3.推行全新AOL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机制(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4.构建“四位一体”数字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广州互联网法院)
5.锻造全生命周期智慧破产办理体系(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6.探索打造环境公益诉讼“广州品牌”(广州市人民检察院)
7.标准建设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广州市司法局)
8.打造大数据时代微警认证服务平台(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
9.构筑公益诉讼“多益点”行业治理法治化模式(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
10.绘制精准化诉源治理“法治地图”(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
11.创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全过程法律服务机制(广州市南沙区司法局)
12.创新“四化”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模式(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
13.生态检察职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检察院)
14.打造基层普法宣传“法安白云直播”平台(广州市白云区委政法委)
15.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移交处置机制(广州市增城区委政法委)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