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网红卖课乱象,或可设置“知识付费”反悔期_湾区律师网

治网红卖课乱象,或可设置“知识付费”反悔期

2024-06-24 09:11:35  浏览:941  来源:光明网
  郭元鹏  近年来,网红卖课风生水起。一些网红披着情商、财商、成功学、精英教育等外衣,向粉丝销售所谓的“IP课程”,不少课程虽价格...

  郭元鹏

  近年来,网红卖课风生水起。一些网红披着情商、财商、成功学、精英教育等外衣,向粉丝销售所谓的“IP课程”,不少课程虽价格昂贵却备受追捧。一些网友认为,知识付费无可厚非,粉丝买网红的课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也有很多网友质疑,网红卖课是假,制造焦虑后把粉丝当“韭菜”收割是真。(6月19日《工人日报》)

  “知识付费”似乎已经被网红们玩坏了:“10节课编程入门速成”“5分钟掌握写作技巧”“7节课学会理财”……各大平台上,以快速入门、迅速见效为卖点的课程随处可见。一些不良商家精准拿捏用户需求,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包装等手段高价售卖缺少实质内容的课程,吸引一批又一批人为之买单。很多人在付费之后,并未获得等价的知识或服务。

  这里有一个经典的例子。看到“课程没有门槛,学会了就能源源不断地让AI自动创作变现”的广告宣传之后,市民张译毫不犹豫地花费1000元购买了课程。但学完课程后,他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反而发现自己按课程要求所购买的AI软件在网上随处可见且完全免费。他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知识付费”原本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既能让“知识拥有者”获得利益,还能让“想学知识者”学有所成,体现了知识的价值。然而眼下的所谓“知识付费”却是乱象丛生,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须及时有效治理,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知识付费”毁在一帮“没知识的人”手里。

  对于平台来说,需要对“知识付费”的内容进行审核。要组织专家对“知识付费”内容检验,看看达到了什么知识层面,是“花拳绣腿”还是“武功超凡”,依据其内容的优劣给出一个“指导价格”,而对于那些“虚假知识”“套路知识”则需要拦截在“知识付费”之外。

  此外,可以尝试设置“知识付费”的反悔期。目前,很多商品都赋予了消费者的反悔权,实际上“知识付费”也是一种商品,也应该赋予消费者这样的权利,对于那些物无所值甚至是坑蒙拐骗的所谓“知识付费”,要让消费者能“用脚投票”,要设置多少天之内可以“不满意就退款”的制度。

  最需注意的则是畅通消费者的举报渠道。目前的情况是消费者发现上当受骗之后,对于“知识付费”往往是投诉无门、退钱无门。只能是“被骗了,也就被骗了”。这不利于“知识付费”的发展。因此,需要畅通举报渠道,让骗人的“知识付费”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倒逼“知识付费”健康生长。

[ 责编:孙满桃 ]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