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宁宁
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8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5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情况。据初步统计,各省(区、市)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将举办12614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下活动9642项。
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活动宣传口号有“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提升保护传承水平”“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据介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重点活动有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等。其中,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充分展示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呈现的良好局面。云游非遗·影像展以短视频、直播、音频结合并联动社交媒体、官方媒体,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保护实践。“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通过摄影作品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和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引导更多群众关注了解、支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同时,文旅部将继续支持国家图书馆等200余家公共图书馆举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面向公众和相关从业者展映非遗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的综述片;支持国家图书馆举办“非遗讲座月”系列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和传承人,通过讲座、展演的形式,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展示非遗内涵和价值;支持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等相关活动。我们广泛发动各地举办“非遗购物节”,结合本地区文化和旅游促消费活动,聚焦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文旅消费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荨麻疹才讲一半,主播喊买“5号产品” 记者调查医生“科普”外衣下的带货生意
漫画/李晓军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本报实习生 张鸿儒 “荨麻疹吃什么药?”直播间内,一名认证为“皮肤病性...多部门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 精准介入压实“甩手”家长监护责任
本报记者 董凡超 2022年11月10日,17岁的小强(化名)在学校计算机教室内盗走他人价值5800余元的手机一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假医生污染网络医疗信息环境 专家呼吁:未通过认证账号不得发布任何医疗视频
本报记者 文丽娟 本报实习生 高紫琦 一件网购的白大褂,一个伪造的胸牌,一段精心编排的话术——网络直播间里,假医生们以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