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机动车“炸街”噪声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等4件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噪声污染防治典型案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级检察机关更加准确把握噪声污染防治公益诉讼重点和办案方式方法,以检察履职促进噪声污染防治水平提高。
2023年,最高检专题部署各级检察机关聚焦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办案工作。各级检察机关针对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领域噪声污染问题办理公益诉讼940余件,有力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噪声污染防治事关群众生产生活质量。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机动车“炸街”、广场舞扰民、夜间违规施工等噪声污染问题反映强烈。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类型的噪声污染问题。噪声污染具有瞬时性、流动性等特点,对调查取证的专业性要求高。典型案例中,检察机关通过调配检察技术人员参与办案、邀请“益心为公”专业志愿者提供技术支持、借助技术取证设备等方式,高效完成超标噪声排放的取证工作。噪声污染问题较容易反弹,涉及行政部门多,需要构建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噪声污染防治格局。典型案例还体现了检察机关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推动噪声污染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比如浙江省义乌市检察院通过办案推动行政机关细化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并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积极推进声功能区自动监测等工作。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高质效办案促进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找准、抓实检察公益诉讼融入服务噪声污染防治行动的切入点,围绕重点,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同时结合办案,持续推动完善噪声污染防治体系,更大范围汇集噪声污染防治合力。
[ 责编:张悦鑫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网络普法看河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网络普法“破圈出彩”
央广网郑州5月28日消息(记者费权)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活动于5月27日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一部法治历史题材...6月23日起,2025年高考开始查分!提醒:注意这些细节需注意
2025年全国高考结束 31个省份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陆续公布 提醒考生和家长 不少不法分子 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