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假冒“订单农业”坑农_湾区律师网

谨防假冒“订单农业”坑农

2024-04-10 10:04:18  浏览:886  来源:法治网
□ 法治时评□ 马树娟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对三农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有力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

□ 法治时评

□ 马树娟

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对三农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有力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其中包括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专项执法,这也引发了公众对治理此类骗局的关注。

“订单农业”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可以让农产品供给端和市场需求端进行对接,有效解决农户“种什么、种多少”“卖不出、卖不好”的难题,同时能够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把控,可以说是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不法分子却将其当成欺诈农户的幌子。

在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非常懂得包装自己,前期往往打出诱人的广告,对项目前景作出可观预测,宣称投入门槛低、周期短,并信誓旦旦地与农户签订合同承诺包技术、包回收,以显示自己的专业和正规。然而当农户们放下戒备,从其手中购入种子种苗种禽、农药兽药等农资并投入种植养殖后,这些不法分子要么人去楼空,要么以产品不达标为由拒绝收购,致使农户损失惨重。有的不法分子从中尝到甜头后,还不断变换公司名称地址和种植养殖品种行骗,让广大农户防不胜防。

这些不法行为不仅严重侵害农户切身利益,也会影响真正的“订单农业”发展前景,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对于此类骗局,此前相关部门曾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此次农业农村部在部署“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时,再次要求将治理此类骗局作为今年的重大专项执法来抓,旨在持续通过多部门合力对此类坑农行为予以全链条严厉打击。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户合法权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题中之义。对于打着各种幌子的坑农骗局,一方面需要农户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亟须监管部门及时出手,通过部门协同联动对不法行为露头就打、严厉查处,从而有效净化农业市场环境,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